第363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強悍;號召抗戰;補充人員也比較有利。
本來;這一帶有心抗日的人很多,只是毫無組織,大夥都舉棋不定,而且誰也不服誰。等馮佔海這支正規軍打著抗日的旗號開過來,等於是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抗日的領頭人。
誠允的賓縣吉林省臨時抗日省政fu成立後,馬上任命馮佔海為吉林省警備司令。馮佔海有了這個司令的名分,領導舒蘭一帶的抗日就更加名正言順了。
一時間,帶隊來投靠馮佔海的,或者在本地呼應支援的更是絡繹不絕。據馮佔海後來自己說,當時服從他指揮的抗日隊伍已經有兩萬之眾。
這樣,馮佔海和駐紮在榆樹縣的張作舟25旅,以及東抗這三支隊伍,就成了當時吉林省抗日力量矚目的中心,也成了熙洽的眼中釘。
榆樹的張作舟旅被北上的於琛澄偽軍打垮後。原本互為犄角和熙洽隔江而望的抗日部隊,就只剩下了馮佔海這孤零零一票人馬,東抗還離馮佔海遠著呢。於琛澄的偽軍迅速向馮佔海所部殺了過來。
而此時,駐紮在舒蘭前線的,並不是馮佔海的主力部隊。
馮佔海所部當時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在賓縣保護省政fu,一部分則分佈在阿城,準備扼守哈綏線,還有一波則駐紮在五常、舒蘭。而此時在舒蘭水曲柳第一線和偽軍對峙的,並不是馮佔海衛隊團的基幹隊伍,而是馮佔海剛結拜的兄弟,宮長海、姚承乾的隊伍。
雖然不是衛隊團的正規軍,但這支人馬卻讓當面的偽軍吃夠了苦頭。因為領頭的這個宮長海,可是一個鼎鼎大名的傳奇人物,名震東北綠林,報號“大傻子”。這個宮長海的經歷,再典型不過,可謂是東北兵匪奇妙關係的縮影。
宮長海1894年生在山東貧寒農家,沒到週歲就死了媽,是被家人用狗奶喂大,所以小名就叫狗剩子。7歲跟著父親下關東,長大後先當了兵,後來又帶著20幾個兄弟開小差當了鬍子,拉扯起五百多人的隊伍。官府眼看剿不了,就先招安企圖再消滅,不料被機警的宮長海發現又跑了,而且越幹越狠,越幹越大。25年,宮長海再度接受吉林省督軍張作相的招安,帶隊進入吉林的騎兵師服役。而這個騎兵師的師長,正是現在率領偽軍來犯的吉林省“剿匪司令”於琛澄於大頭。
於大頭很賞識宮長海,還把自己的甥女嫁給了宮長海。在於大頭因為牽涉叛亂被趕回老家後,宮長海又跑到結拜兄弟25旅張作舟部作副官。
九一八事變後,25旅退出長春,宮長海就跑回老家,拉起了隊伍。
一開始,宮長海甚至還在偽軍的警備團裡當了一任營長,等吉林各地抗日運動湧動起來的時候,這位綠林老瓢把子也帶著隊伍又反出了偽軍,打起了抗日旗號,投奔了馮佔海,還跟馮佔海拜了把子。
所謂兵匪一家,宮長海就是這最典型的一個,三次為匪,三次當兵,跟偽軍司令於大頭是至親,跟抗日的張作舟和馮佔海又是拜把兄弟。敵我親仇,就是那麼錯綜複雜。同樣,當時在於大頭的偽軍裡面,也沒少了鬍匪。
馮佔海北上賓縣後,就將這第一線交付給了宮長海、姚承乾二人。兩人和當面的偽軍對峙的時候,小仗沒少打。跟他們對峙的,是偽軍馬錫麟旅,馬錫麟原來是吉長鎮守使李桂林23旅的團長,正規軍的幹活。對上這支臨時拉起來的改編綠林隊伍,馬錫麟不是很在意。可是不打不知道,這兩個鬍匪出身的司令,用兵詭異,不依常理,偽軍一上來就吃了大虧。被稱為舒蘭縣抗日第一槍的,就是這兩個鬍子司令的傑作。
當時,駐紮在舒蘭的偽軍一個營,聯合當地的民團武裝,保衛隊、大牌會,企圖包圍消滅駐紮在龍王屯的宮長海部。對付宮、姚所部幾百號人。出動一個營加地方武力,偽軍方面蠻以為夠了,拉出一個分進合擊的陣勢。沒料到宮長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