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孫父。十分感動,高興地和宋哲武對幹了一杯,接著又連連勸酒吃菜。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見宋哲武並沒有上位者那種。威嚴,李明華對宋哲武也生出了不少好感,端起杯,用帶著明顯陝西腔調的口音說:“宋總指揮在漢口大力賑濟災民,救活了許多陝西逃難百姓,作為陝西人,我替陝西百姓謝謝宋總指揮!”
宋哲武忙擺手說:“李先生,軍人的職責就是保家為。國,綏靖地方,安撫百姓。哲武不能眼看著百姓吃苦受難,衣食無著,只是進些本分而已,當不得李先生的感謝!這杯酒,我們就為國家早日結束內戰,民眾都安居樂業,共同乾了這一杯。”
放下酒杯,宋哲武問李明華和王學智:“兩位都是。大才,不知都是那裡畢業?現在哪裡高就?”
孫思華忙站起。來介紹說:“總指揮,我來給你介紹,他們兩位都是法國里昂大學的高才,學智兄是學的冶煉科現在漢陽鐵廠就職;明華兄是學的電磁科,是大博士,現在教育部做巡視員。”
接著又惋惜地說:“我們幾個人就屬明華才氣高,可是他這一回國,可就是再無用武之地了。還不如我們都能找到對口的工作,他的電磁學現在國內沒有這樣的研究機構,甚至就是各個大學也沒有開設這門課的,現在雖然他在教育部做事,可是隻是表面風光,每天只是坐冷板凳,今天他是沒事可幹,跑到漢口散心,正好我給學智去電報平安,他們兩人又跑我這裡來了。”
李明華苦笑著說:“思華說的對,我現在在教育部那個巡視員只是個閒職,根本沒事情可做,只是每月按時去領八十大洋,想想我都對不起這筆錢。”
“既然國內沒有條件,你為什麼不留在國外搞研究?”宋哲武看著李明華問道。
李明華面色沉重地說:“留在國外,固然可以繼續搞研究,可是心裡總是有一種感覺,總覺得那終究是在給外國人做事。當年出國留學時,可是抱著科學救國的心思。如今已經學成歸國,可是空有報國之志,卻無報國之門,看著國外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國內卻還戰亂不斷,沒有人關心科學研究。”說完不由長嘆一聲。
宋哲武心想,又是一個熱血青年,這個時代的年輕人可是比後世那些削尖腦袋出國就不回來的精英們強的太多了,這樣的人才,他可是絕對不能放走的。
宋哲武也長嘆一聲說:“明華說的不錯,國外的科學技術發展的卻是是日新月異,就拿明華所學的電磁學來說吧,雖說現在還侷限在電報、電話這些通訊技術上,可是電磁學絕不僅僅只有這些應用,它的用處非常廣泛,隨著技術的發展,電磁學必定會逐漸應用到國防、工業生產和我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它是最有作為也最重要的一個科研領域。可以說哪個國家掌握了最先進的電子技術,哪個國家就會成為最發達也最強大的國家。”
在國內,不管是官員還是學者,李明華還是第一次聽到有人對他的所學有這麼深的認識,而從宋哲武這樣一個軍人的口中說出來,就更不一般,不僅聽得入神。
見李明華專注地聽著,心想還得加點料,否則可不容易吸引他。接著又說:“現在電磁學還只是在通訊領域進行一些初級的研究。自從義大利人馬可尼,在1895年,發明了天地線裝置,改進了發射機與接收機,有效地把無線電傳播距離增加到2。8千米。無線電報的研究發展的很快,現在的傳輸距離已經可以達到幾千公里了。可是在要增大傳輸距離就有些力不從心了。這是因為開始時無線電通訊使用的都是長波,這一方面限於發射裝置的頻率不太高,另一方面只知道電磁波傳播中波的波長越長衰減越小。實際上沿地球表面傳播的長波,受天線限制,無法再增大傳播距離。而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低頻區段已感擁擠不堪,廣播和軍事的需要,都要求開發短波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