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向南洋國購買;軍事行動需要南洋國配合,或者說是讓南洋國保持中立;現在要對共和派採取封鎖和經濟制裁的手段,也需要南洋國的海軍幫忙。

黃曆笑了,荷蘭人不傻,一個爪哇都搞不定,哪還敢來惹南洋國這隻老虎。封鎖和經濟制裁啊,很好,不錯,給你們點面子,答應了。嗯嗯,到年底,荷蘭人的軍隊要突破十萬了吧,快點與印尼共和派開戰吧,墨墨嘰嘰地談判,有個屁用。

唉,荷蘭人還真是有點傻,看不清國際形勢的變化,也算不清這利益賬。遠隔重洋的,你又沒辦法向佔領地填充人口,十幾萬人在海外作戰,一天的花費是多少?印尼人就是靠遊擊,也能把你們耗死。當然,印尼人的遊擊,在黃曆眼中看來不過是小兒科。等到關鍵時候,他要給印尼人一個深刻的教訓,讓他們見識一下,什麼才是真正的戰爭。沒有刻骨銘心的恐懼,就沒有平穩老實的時候,丫的,就是欠抽。

藉助於後世的理論和知識,黃曆最大的戰略創舉就是將控制與佔領分離這個概念落到實處,降低了強國擴張的成本。以蘇門答臘各邦為例,公路建設的推進,使各邦聯絡更緊密;聯合銀行的統一貨幣,又將各邦的經濟牢牢控制在手中;聯合警備部隊,使得各邦的軍事力量處於透明狀態,誰想有乍刺之舉,就得好好想想近在咫尺的南洋國強軍。

當然,甜頭也是有的。各邦的自治權力相當大,內政幾乎是完全自己作主,收入也算得清楚,南洋國不佔你半分。這樣便滿足了各邦的上層人物握有實權的心理要求,加上由於南洋國的斡旋和推動,各邦的經濟發展也取得了成效,不滿情緒也在日漸減少。

大棒加胡蘿蔔,又打又拉,蘇門答臘各邦正在被南洋國牢牢地控制。而且,南洋國在接收第二批日式賠償艦船後,又幹了件漂亮事。粉刷一下,修理修理,在巨港召開了拍賣大會,物件便是蘇島各邦。別看這些小型艦船都是舊貨,在各邦看來,卻是很有吸引力的好東西。自家有了軍艦,這地位不就提升了,況且各邦都有海岸線,也需要進行巡邏等項工作。

亞齊,這個獨立傾向最強的邦,一下子就購買了五艘艦船。北蘇門答臘,西蘇門答臘,寥內也相繼出手,各買入二至三艘艦船。於是蘇島聯合艦隊建立起來了,主要負責馬六甲海峽的治安巡邏以及各邦的海岸警備。

利益均沾,不吃獨食。南洋國不僅當了一次二手販子,賺了些外快,也讓自己與各邦的關係更加融洽。這就是智慧,不一般的政治智慧,若是防賊似的,恐怕收到的效果反倒不好。

到了年底,坤甸船塢應該能造出千噸船了吧,自己研發製造終於走出了第一步,黃曆對此感到欣慰的同時,也感到了緊迫。第一臺電腦(龐然大物)已經誕生,世界上第一架取得適航證的民用直升機也已經出現,衛星,火箭,導彈,載人飛船……一個科技的時代已經拉開了帷幕,南洋國這個新興國家能夠快步趕上,繼續領先於其他亞洲國家嗎?

可惜呀,自己不是科學家,只能對以後會成為主流的科學技術表示一下關注,卻不能一下子使南洋國的科技水平提升上去。一個從頭開始的國家,剛剛建立起薄弱的工業基礎,一切都顯得那麼艱難。

黃曆踱到窗前,望著對面的屋子,那裡正在進行一次秘密會談。一位參加過v—1導彈和v—2導彈研究實驗的德國工程師,既不願為瘋狂轟炸過德國平民的盟軍服務,更不願為討厭的俄國人效勞,而是在戰後化名潛藏了起來,藉著南洋國招募技術工人的機會,進入了南洋國。

想要依靠這個工程師造出制導精確的導彈,黃曆並沒有這種奢想,但這是一個開始。借鑑v—1導彈和v—2導彈的理論和技術,可以開始這方面的研究的試驗了。哪怕造出來的導彈並沒有太大的實用性,也會在研發過程中培養出一些專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