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吃力。

“佛家降魔九字真言: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與之相對應的九個降魔手印則為:不動根本印(獨佔印、普賢三昧印)、大金剛輪印、外獅子印、內獅子印、外縛印、內縛印、智拳印(知券印)、日輪印和寶瓶印(隱形印)。我佛門手印,以左手為常靜,故名為慈悲之手,渡頑愚眾生,右手為常動,故名為智慧之手,渡上根利器,稱為“悲智雙運”,渡盡無餘凡夫。合此雙手即表示斷除“貪嗔痴疑慢”之煩惱障惑,是遠離身語意之無始無明,其合掌的姿勢名為“印”,即斷身業的殺盜淫等惡業,唸佛號等密語,及觀諸尊相好莊嚴,則成涅槃實相之常樂我淨。”

畫魂和尚腦後升騰起了一道金色佛光,合成了一尊佛影,甚至隱約傳來九天之外的木魚聲及佛號聲。

方魁雖然聰明絕頂,但要一下領悟這佛家玄功的奧秘,還是有些費力,尤其那畫魂和尚手中的法印看似只有九個,卻能變成千萬個,不停的變換著,沒有一個雷同,如恆河之沙一般,無窮無盡。

“大和尚,能不能慢一點,你這手印變化的太快了,簡直就是迅雷不及掩耳,讓我目不暇接,怎麼學啊?”方魁苦笑道。

“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想要斬妖除魔,先斬自己的心魔,一通則百通,佛門度眾生,等你開竅。”畫魂和尚雙手合什,終於變成了不動根本印,一陣沉默,就準備回到畫中。

“我懂了,有所感悟。”方魁想起了小時候聽老頭子嘮叨的一番話,不由得一陣得意。

畫魂和尚有些愕然,止住了腳步,似乎準備聆聽方魁有何感悟。

“淨心看世界,自在品人生,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樹一菩提,一土一如來,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淨,心是蓮花開!”方魁搖頭晃腦,一陣吟誦。

“施主有慧根,貧僧,失敬,失敬,懲惡揚善,斬妖除魔,就靠你了。”畫魂和尚頭也不回的歸到畫卷中,再無聲息。

“懲惡揚善,斬妖除魔,真是任重而道遠啊,不過比起俘獲天下美女的芳心和身體,這又不算什麼了。”方魁自言自語的嘮叨著。

畫魂和尚已然聽不見方魁這番話了,否則只怕要氣得一佛出世,二佛昇天。

十六章 畫魂(三)(2)

第十六章 畫魂(四)(1)

方魁自我調侃了一番後,便開始琢磨這降魔九字真言大手印的佛門絕學,比劃了許久,感覺的確是奧妙無窮,可攻可防,進退自如,時而法印之力輕若鴻毛,卻又能頃刻間化作泰山之重。

“如今我是佛道雙絕,最後這儒生,就算翻臉,想奪舍,我也怡然不懼了。”方魁一臉鎮定,快步走到了那儒生畫卷前方,猛力一扯。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我身處畫中,畫在書海之中,夫復何求,你這少年,將我從畫中拉出,這是何意,莫非要與我文鬥一番,分個高下?”那儒生峨冠博帶,雖沒有臉面,卻也給方魁文采斐然的大家之感。

“你雖是畫魂,卻也算一儒修,儒修處於天地間,怎能偏安在這等屋內?修身齊家平天下,此乃儒修之定數,你若當那縮頭烏龜,不如將你所學之儒家法術傳授與我,也好讓我為天下蒼生,略盡綿力。”方魁目光炯炯,雙眉深鎖,似乎在責難這畫魂儒生。

“你這少年,要知我儒修為朝則治天下,若在野,自然獨善其身,我便是每日吟詩作畫,舞文弄墨,何等逍遙,天下儒修甚多,何況我只是一畫魂,去攪和那天下局勢,豈非自討苦吃,沒準我這一縷畫魂,灰飛煙滅。這無妄之災,我可沒興趣招惹,你要走那仕途之道,拔萃翰林,學貫今古,我只能祝你一路好走。”畫魂儒生搖頭晃腦,娓娓說道。

“你好生勸你,你卻不領情,今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