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殺過去(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好打呀。而且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劉岱、陳留太守張邈、手下都有幾萬兵力,聽說劉岱前不久殺死了喬瑁,吞併了喬瑁的部下。恐怕也不好打呀。”
賈詡道:“不必擔心,兩路大軍北線難打一些,南線豫州容易一些。西涼兵驍勇,中原各地諸侯基本上都是新兵,戰鬥力都不強。”
“主公,北線可派兵12萬,南線7萬,留一萬人守洛陽便足矣!”
陸凡道:“可行,兵力足夠了,就怕糧草不濟,有時候恐怕也得搶百姓的了。”
賈詡冷嘲一聲,:“主公,糧草補給困難,應該速戰速決,不要一個城一個城的攻,而應該找到對方的主力,消滅他。”
“老夫有一計,可助主公短時間之內掃平中原。”
陸凡笑道:“說說看!”
“主公,可讓天子下詔,調劉岱等人入洛陽,命令他們投降朝廷,主公以天子詔令,命令沿線各郡縣投降。”
“哪個城不投降,破城後,城中所有200石以上官員,全部梟首示眾。主動開城投降,可既往不咎官復原職,並且朝廷還可以視情況重賞。”
“主公,戰爭就是有死亡,大軍一路推過去,凡是遇到抵抗,除了普通士兵跟老百姓不殺。其餘抵抗的官員一定要斬殺,甚至可以滅族,這樣才能樹立威信。讓各地的官員膽寒,讓他們知道反抗朝廷的後果是嚴重的。”
“非常之時,行非常之舉,必須速戰速決,若拖的曠日持久,糧草難以為繼,而且對朝廷的威信也是一個打擊,大軍所過就要如犁庭掃穴一般推過去。讓各郡縣,望風而降。”
蒯越嚇了一跳,這一路殺過去,那得殺多少?
“主公,這恐怕不行,要是各地的官員知道城破後會殺了他們,那他們便會拼死反抗,反而更難攻打。”
賈詡道:“不會,有人想反抗死拼,但是有的人就會想到投降,主公可以事先說明,只要投降就不殺。”
“一兩個城池拼死反抗,無足輕重,實在不行還可以強攻。總之絕不能心軟。一旦心軟,要拿下中原,沒幾年時間是搞不定的。”
許攸點頭:“文和所言極是,此計可行,既然反抗朝廷,不殺了留他何用,養著他們或者妥協,將來只會換來更多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