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又不致如唐末一般藩鎮亂國?”

馮虞略一斟酌,才說道:“有些話本不該由臣來說,不過如今不在朝堂,臣也就斗膽進言了。先說這強兵。按著臣方才所言,歸根結底便是要厚待武人。這厚待,應惜爵厚賞。官爵為國家名器,若是濫封,必動搖國本,紊亂朝政。銀錢財貨則不同,所謂千金散盡還復來。更何況,若是三軍效命威懾宵小,能令戰火不生,令國家承平,這就不知能生出多少金銀來。此外,還可多設虛銜勳位,以示恩榮。

其次便是兵農分離,壓縮兵員,行精兵之道。從古至今,打仗就從沒有人多者必勝的。兵員多,糧輜虛耗,若是操練不精,戰時又無法自如排程,臨敵奮勇也談不上。順風仗或許還能打上一打,稍遇蹉跎必定潰亂難制。加之如今戰事與往古不同,軍伍編制陣列日趨龐雜,也不是召來農兵立時便能用的。唯有行募兵之道,常年組訓,方能臨陣不亂戰力長存。

再有,如今我大明用兵,主將皆是掛印將軍,即臨戰時由朝廷點將授印,又從各處衛所拆散建制調兵配屬,兵不識將,將不識兵,指揮排程也只能是抓瞎了。只有穩定隸屬,才能保持戰時排程不亂。並組建專門參謀、勤輜分部,以分擔主帥重壓,以便一心作戰。”

正德一皺眉,“兵歸將有,戰力自然要強許多,打起仗來也有數。這個確是不假,只是如此一來,兵士只認主將不認朝廷,萬一……”

馮虞笑道:“是。若是如唐末五代一般,難免有藩鎮禍國。因此還需有兩分一調之策相配。”

“怎麼說?”

“所謂兩分。一是軍政分離,軍人不幹政,武官不就文職。如此,文武分明。武將即便是謀反,也無治民之才。難成氣候。二是軍令軍政分離,兵部管軍政,無權調兵。都督府則有權調兵,無權管兵。武將有統兵練兵之責,但無朝廷軍令不得擅離駐地。此外平日所耗糧輜全由兵部調撥。戰事所耗由兵部撥運,無權自行徵用,否則便是謀反。若是糧餉不繼,則問兵部禍國之罪。武將評功全在都督府,升賞則令出兵部。兵部以文官就職,都督府則由武將充任,相互挾制。

至於一調,則是武官在一處任職需有年限,例如五年一遷。如此。既可避免兵將互不相識,又可防止兵為將有。尾大不掉。”

“這輪調之法倒是可行。”“此外,臣還有幾個辦法。如今武官選任,一是武舉,二是積功。如此提升上來的武官,或不失勇武,卻難稱統調自如的將才。臣以為,不如在中樞仿太學規制專設一講武堂,天子親管。天下武官就職升任之前皆須到此進修。首教忠義。輔以領軍作戰之道。如此,天下武官皆為天子門生。忠心上想來是再無慮的。此外,將武官輪訓一番,雖然未必便能出什麼帥才,總歸是能讓多數人有所長進,打起仗來也熟絡各自門道。”

正德是最好來事的,一聽講武堂讓他來主事,想想自己在臺上威風凜凜,臺下萬千武將一呼百應,實在是有趣得很,當即一口答應。“好,這講武堂祭酒一職便是朕的了。”

馮虞卻連連搖頭:“祭酒這名號太不大氣,皇上您還是用個新職稱才好。不單如此,以臣看來,那些什麼司業、博士、助教、直講也太過文氣,統統換過名號才好。”

正德深以為然,便問:“那你看用什麼名號才夠威風?”

馮虞沉吟片刻,回道:“臣愚見,這講武堂祭酒一職不如改稱首長,取首領總長之意。司業則改稱訓導官,丞改稱軍法官,主簿改成執事官,博士、助教、直講等則統稱教官。”

正德眼睛一亮,“這幾個名號大氣許多,朕回去再細想,而後定奪。還有,方才你說多設虛銜勳位,又當如何來做?”

“這個臣略有籌謀,分作兩件事。一個是武職之外另設軍銜。現下將銜分作十一等十九種,駁雜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