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稱當晚只是見到黑衣人進入村莊,且都手持利刃,殺人放火,無惡不作,十分兇殘。

小老百姓遇到此等場面有這樣的反應一點也不奇怪。至於那些說辭顯然有被誇大的成分,可信度不高。孫伏伽真正懷疑的是村民之中有人與刺客有勾結,但詳細調查之後,發現這些人祖上三代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戶,且近期沒有人外出遠行,也沒有陌生人來過這裡。

再者,劉德威當時的行程也很隨即,是無法提前預料的。若非中途遇到耽誤,進入華陰城的話,也沒有這回事。

所以村民應該都是無辜的,刺客應該是跟著劉德威一行,選擇在途中動手的。至於兇手是誰,雖然長安城裡已經有太多的猜測,有的甚至言之鑿鑿。

但作為一個嚴謹的查案之人,孫伏伽對此不為所動,他不會做任何虛無的假設,他只相信自己的眼睛以及調查到了證據。

至於守衛的兵丁,紛紛稱那晚的戰況很激烈,刺客兇殘,目標明確,主要是針對李佑和陰弘智,且手段極為殘忍。

幸得他們奮勇抵抗,才沒有讓刺客得逞,保住了李佑和陰弘智的性命。

兵丁們為了表現一下自己拼殺勇猛,護衛有功,難免會將情況說的很危機。對此孫伏伽並不介意,實質上從現場的情形來看,縱然稍有誇張,但基本事實**不離十,當時的情形確實比較危機。

至於兵丁們的勇猛程度,他也不會懷疑,保護刑部尚書和一位皇子欽犯,必須是要效死命的。訓練有素的將士們心裡清楚,如果要保護的人有個三長兩短,等待他們的會是什麼。

可真是因為他們的勇猛擋住,並趕走了刺客?

既然刺客是尾隨在他們身後,突然動手,而在此之前劉德威沒有絲毫的察覺,在遭遇突襲的情況,訓練有素的刺客竟然沒得手?突襲變成了陣地戰,最終失敗而歸,這樣的情形多少有些反常。

在這個級別的襲殺之中,是不應該出現的,孫伏伽篤定的如此認為。到底是刺客水準太差,還是其他的什麼緣故,孫伏伽心中畫下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越是這樣,這些細節越值得深思,務必要調查的清清楚楚。

孫伏伽心裡比任何人都清楚,他這個調查結果的重要性,他很清楚這個案件對朝局可能的影響。弄不好是會有驚天動地的軒然大波,皇帝陛下將這個案件交給自己調查是信任,同時也意味著自己身上責任無比重大。

在完成外圍的調查之後,孫伏伽覺得自己應該去見見兩個謀逆的主角——李佑和陰弘智。

甥舅倆現在都很憔悴,儘管劉德威對他們還算不錯,算得上好吃好喝地供著,但身為犯人的本質沒有改變。

尤其是越靠近長安,他們的生命便離結束越來越近,一路上還有行刺出現,強大的心理折磨讓他們很糟心。尤其是年輕的李佑,心理素質太差,現在已經是驚弓之鳥,精神幾近崩潰。

“殿下!”孫伏伽瞧見李佑的那一刻,眼中迅速閃過一絲不可察覺的惋惜與憐憫。

“我如今只是個罪人,哪裡當得起大理寺卿如此稱呼?”李佑淡淡回應一句,某種程度上覺得孫伏伽是在羞辱他。

孫伏伽搖頭道:“你現在雖不是齊王了,但自始至終都是陛下的皇五子,在定罪之前,當得起殿下的稱呼。”

“是嗎?父皇不是早就不認我這個兒子了嗎?”李佑的嘴角流露出一絲淡淡的苦笑。

孫伏伽沒有正面回答,沉聲道:“尚未審判頂嘴,殿下莫要多想……臣前來除了接殿下回長安之外,同時也奉旨調查殿下在華陰遇刺之事。

不知對當晚的情形,殿下可有印象?或者有什麼發現,或者留意到特別的事情?”

“哼,反正我回到長安也是個死,他們何必著急非要這麼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