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個大順朝的統治範圍之內哭聲震天,能跑的全都跑了。實在跑不掉的也都在想盡辦法找人求援。求援信最多的自然是送到京師去的。暴怒之中的崇禎皇帝還曾經找到高陽,讓他帶兵去剿滅李自成。高陽當然是拒絕了,主次順序還是要分清楚才行。先不說新軍訓練還沒有完成,真的要打的話自然是要先將就在身邊的後金先揍趴下才行。
李自成那邊一片暫且混亂不說。另外一個明末大名鼎鼎的流寇首領張獻忠,則是在元月份的時候為了避開佔據中原的李自成,親自率軍向著四川進軍。
張獻忠先後攻克夔州、梁山、忠州和涪州。擊敗了總兵曹英的部隊之後隨即攻破佛圖關。四川總兵秦良玉率兵前來迎戰同樣被擊敗,被迫退回石柱,未能阻止張獻忠所部向著四川內陸進軍。
張獻忠在六月份的時候攻佔了瀘州,之後很快就佔據了重慶。將瑞王朱常浩、巡撫陳士奇、兵備副使陳纁、知府王行儉等人全部殺死。七月份的時候他親自帶軍向著成都進發。並且在八月初包圍了成都。
八月初九的時候,張獻忠所部與混進城內的內應裡應外合之下,成功的攻陷了重鎮成都。成都王朱至澍、太平王朱至淥和他們的家眷隨即自殺。四川巡撫龍文光、巡按御史劉之渤、按察副使張繼孟等人被俘之後被殺。張獻忠攻佔成都之後很快就佔據了四川的大部分地區,改成都為西京,建國號為大西。
除了這兩位名聲極大的首領級別的大佬之外。在中原大地上還有許許多多小股流寇在河南、山東、南直隸等地縱橫馳騁,將整個天下攪成了一鍋粥。作為明朝生命線的大運河更是早已經被徹底截斷,整個京師左近和北直隸在秋收之前幾乎全都是依靠著高陽的補貼艱難度日。
性格急躁的崇禎皇帝有好幾次都忍不住找到高陽,讓他出兵去平定各處叛亂。而高陽則是堅決不肯同意。六月底的時候多爾袞的大軍就已經開到了寧遠城,將這座孤懸與關外的堅固堡壘團團圍了起來。這個時候當然是要先打垮關外的後金軍隊才是。
高陽估摸著以關寧軍善於守城的能力,吳三桂怎麼著也能守到年底。不過為了以防萬一,他還是決定在八月中的時候大軍出擊關外去救援吳三桂所部。如果他們還沒有投降,或者被攻破的話。
說實話,被吹的天花亂墜的寧錦防線其實就是一個大笑話。從山海關經過寧遠北上經松山、錦州直抵大淩河,整條防線全長約四百里地。耗費了無數的人力物力修建起來的這條防線實際上完全就是在自己給自己挖墳。
這一座座的城堡一旦被圍困住,那就是典型的困守孤城。要麼等著援軍來解救,要麼就是等著糧食吃光之後投降或者全部餓死。
看看史書上記載的連番大戰。幾次大淩河之戰、松山之戰、幾次錦州之戰。哪一次不是城堡被圍,隨後明朝集結軍隊前來救援,接著又被後金軍隊擊敗?皇太極早就已經將圍點打援玩的爐火純青!明朝能戰的強軍和有些名氣的軍將幾乎全都是在一次次的救援之中被葬送在了遼西走廊上。後果就是明軍越打越弱!到了後來就連關內的農民軍也打不過了。
這種被動防禦的方式完全沒有任何意義。既然想守,那乾脆直接守山海關就好了。要不就戰,集結全部能戰之軍,在遼西和後金決死一戰。越早打越好,並不一定會輸。只不過當時明朝上下都被薩爾滸之戰給嚇到了,再加上某些人口如懸河的大吹大擂什麼幾年復什麼的,年少的崇禎皇帝也就信了。最終拍板自己給自己挖墳。
無論選擇哪種方式都好。最不應該的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去做添油戰術。一點一點的削弱了自己,卻壯大了敵人。多次大戰有許多明軍被後金給抓了,他們大都成了後金的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