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飄了的高永昌與穩與老狗的趙忠宋(第1/2頁)
章節報錯
所以,若是借大宋對你的承認,既可以鞏固你的王權,震懾宵小,讓他們收起歪心思。
同時,高永昌這草臺班子建立起來的元國,也相當於是成為了被大國正式承認的國家。
這些都才是高永昌最為看中的好東西,也等於是為自己留下一條退路。
一旦遼國勢大不可力敵,那麼他完全可以退往自己割予大宋的地盤,不必再擔心自己身家性命不保。
“既然陛下心意已決,還請陛下速速處置,正所謂事不宜遲。”
“遼國欲興大軍來伐,國中正自惶惶不安,倘若我大元能與大宋結成盟約,相信必定可以大大提振我大元將士士氣。”
“而且還能夠從大宋手中獲得大量的武器裝備,不致令新近招募的將士們手無寸鐵可執,身無堅甲可披。”
“嗯,愛卿言之有理,來人,速速召眾卿,朕有要事宣佈。”
當那些一干文武臣工齊聚之後,面對著執意要與大宋聯盟的大元國主,雖然有些臣工嘰嘰歪歪,可終究是沒辦法阻擾大勢所趨。
當日,那封加蓋了大元國天子印鑑的國書,就交到了何智舉薦的禮部侍郎手中。
就以最快的速度沿遼河而下,直奔那宋國而去。
而幾乎就在同一時間,信鴿亦悄然從那遼陽府城中飛出,亦是朝南。
不到十日,兩艘滿載物資裝備的船隻停靠在了那遼陽府外的碼頭。
兩千張弓,二十萬只箭,還有五千杆長矛,以及一百領鐵甲,五百領皮甲的到來。
令高永昌激動得望西南而拜,也令之前那些嘰嘰歪歪的臣工,都默默地閉上了嘴。
有了這些裝備的到來,高永昌第一時間裝備到了忠誠於自己的禁軍身上。
看著那些精良的衣甲,還有那些錚亮的長矛,高永昌臉上的笑容怎麼也控制不住。
麾下的那些臣工,一個二個老老實實地朝著自己恭賀不已。
這一幕,著實讓高永昌心情愉悅了不少。
而且這還僅僅只是第一批裝備,送來這些軍備的宋人聲稱,接下來,還將會有十倍到此的武器裝備送來,以助大元國主。
有鑑於此,高永昌估摸了下自己麾下兵馬,如此一來,那麼多的武器裝備,而自己麾下的將士,偏偏只有這麼點。
而那遼國大軍即將要進伐大元國,而自己徵召再多的百姓入伍,短時間之內,根本形成不了戰鬥力。
一想到了這個,高永昌便與一干臣工商議之後,在丞相魯昆的建議之下。
高永昌決定派遣臣子撻不野、杓合二人為使,出使金國。
向那金國送去弓五百張,長矛千杆,還有金銀絲綢若干,就是希望金國國主完顏阿骨打能認真考慮自己的條件。
將金國之前與大遼作戰之時,所俘虜的那些渤海降卒降將移交給自己。
畢竟自己才是渤海人的王者,那些渤海降卒,跟隨自己,肯定會有戰鬥力加成。
再說了,你們金國雖然贏了數陣,並不代表你們能夠一直贏下去,不代表你們不需要盟友。
並且還叮囑那撻不野、杓合二人,讓他們透露大元國已經得到了大宋的承諾,大元國現如今已經成為了大宋的藩屬。
你金國在考慮問題的時候,最好掂量掂量,得罪我大元國,對你們可沒有什麼好處。
回想起在朝堂上那尾巴都快要翹到天上去的大元國主,方智默默地抹了把臉,一臉蛋疼地坐在馬車中陷入了沉思。
不過這可是不他所能夠左右的,何況大宋的目的就是能夠在這遼東半島上獲得立足之地,可以名正言順地在這裡興建城塞以及港口。
為大宋下一步圖謀這遼東之地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