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此事倒真不如讓這個還是個孩子的高狀元來做(三更)(第2/2頁)
章節報錯
位國家未來的肱股之臣,他也只能強忍不耐,與那高俅低聲交流起來。
“高太尉,某有一言,你家大郎如今太過年輕,又未有治政之經驗。”
“你為何不站出來婉拒或者推辭,要知道,變法之艱難,便是昔日之王文公殫精竭力一生,猶自功敗垂成……”
高俅滿臉錯愕地看向這位向來鐵骨錚錚,不樂意跟自己交道的禮部尚書吳執中一副恨鐵不成鋼地在這裡替自家愛子高璋前程擔憂。
這讓高俅相當的不適應,可是對方也終究是好心,高俅苦笑著點了點頭。
“吳禮部愛護犬子,實令高某感謝不盡,然官家做事,如此議定,必然有其道理。”
“本官雖為父親,可同樣也是官家的臣子,眼下官家正在火頭上,本官也實難出口婉拒之……”
最終,吳執中悻悻地揮袖而去,決定不搭理這個賣兒求榮的玩球太尉。
至於那位蔡相家的犬子是死是活,吳執中很樂意袖手旁觀,甚至都在暗恨,為何昏君不直接把那蔡家犬老六安排成負責主持軍備改革的首官。
三日之後,神童狀元高璋氣定神閒地立身於垂拱殿內,迎著那滿朝臣工的目光,自信從容地侃侃而言,遞交了自己的方略
官家在朝堂之上宣佈,決定同意軍器監少監高璋所奏。
決定擇一種武器,也就是手刀,來對外包之法進行試行。
倘若真的能夠獲得成功,會再繼續向前推進軍備改革。
倘若連試行都搞不定,那麼就證明此法不可行。
面對著官家的說辭,一干臣工還能說個啥,只能紛紛稱誦官家英明神武。
特別是那些家裡有礦,又或者是家裡邊有鐵器工坊的那些臣子,都認真地審視著那今日入殿來接受任命的神童狀元。
直到高璋謝恩離開了垂拱殿,一干臣工這才收回目光,開始頻頻在心中盤算起怎麼才能夠從高璋的手中撈取利益。
而那一干之前曾經從諸工坊處撈到好處的臣子們,此刻表情顯得甚是難看。
偏偏又無可奈何,之前他們這些人站出來表示反對,反倒捱了官家一頓訓斥。
意思就是他們搞了軍備這麼多年,軍備越來越差,伱們既然不行,憑什麼不允許年輕人來主持改革。
總而言之一句話,朕覺得高璋適合,那他就適合,你們覺得有問題,先過了朕這一關再說。
“官家這到底想要幹嘛,居然給一個孩子下放那麼多的權力,這簡直就是揠苗助長。”
“他就不把那小子胡來,把事給辦砸了?”
“官家的想法,豈是我等可以猜度的?”
“不過在老夫看來,與其尋一積年老吏去做,倒真不如讓這個還是個孩子的狀元來做,更讓我等省心省力。”
“……”
ps:剛到家,今天三更,明天沒事就努力五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