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會之日,官家趙佶安坐於那御案後邊,巍然不動,聽著下方的臣工們奏事。

今日的官家趙佶,顯得份外的精神抖擻,這自然也是有原因的,畢竟,前兩日,愛徒高璋獻上的那板弓,還有那鐵盔。

著實讓官家趙佶大喜過望,那鐵盔倒也罷了,只是甲具之中的一個部件。

主要還是那板弓射程之遠,勁道之猛,著實出乎自己的預料之外。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官家趙佶今日決定搞一件大事,那就是讓愛徒高璋,今日獻上這兩件寶貝。

讓那些朝廷臣工們明白,大宋軍械外包,很有前途,十分利於大宋的軍備改良和升級。

而此刻,高俅這位大宋太尉,高璋的親爹,今日也頗為期盼,畢竟那日自己親自試射之後。

當真是差點驚掉下巴,畢竟這種單體弓大宋自然也有,但是造型根本就不是這個樣子。

而且由於普通的中間粗,兩頭細的弓體造型,使得這種普通單體弓不論是射程還是勁道,都遜色於大宋軍弓。

但是,親兒子高璋這種仿製於大唐的單體弓板弓,卻著實是重新整理了他對於單體弓的認知。

不但勁道十足,而且射程極遠,不遜色於製作最為精良的強弓。

可它的製作,卻簡單到令高俅都有些難以置信,甚至親自召來了那名工匠,在跟前演示了一番製作過程。

不到一天的光景,就可以製作完成一柄這樣的板弓,如果再加上上漆晾乾的時間,也才不過十來天的光景。

倘若不上漆,只上油打蠟,那麼時間就更短了,當天就可以把這些工序全部搞定直接出廠。

而為了配合親兒子,這幾日,高俅可是特地從禁軍之中,挑選了數十名神射手,勤加苦練。

而今日,就是要好好在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讓他們見識見識。

當大宋禁軍虎賁,有了板弓這等被自己親兒子復原至盛唐的遠端利器之後。

大宋的遠端戰鬥力,必將會令天下諸國刮目相看。

特別是那如今正在與大宋交戰正酣的西夏,相信在不久的將來。

當西夏的將士發現,他們在距離宋軍極遠的時候,在他們的弓箭都還未能發威的距離上。

大宋的箭雨就將劈頭蓋臉的澆落下來,當他們奮力前突,卻又愕然地發現那些箭矢不再像過去那些年般綿軟無力。

一杆杆勁矢,都能夠洞穿他們身上的鐵甲,而軍心士氣大振的大宋將士必定會勇氣倍爭。

等到又一位臣工退回了列班之後,早就已經迫不及待的官家目光朝著那兵部尚書趙期看了過去。

心領神會的兵部趙尚書焉能不明白官家的心思,當即越眾而出,朝著官家恭敬一禮。

“官家,之前外包於民間工坊製作的三十萬柄手刀,經兵部、工部、軍器監點檢查驗已畢,盡納入武庫。”

聽到了趙尚書之言,官家趙佶不禁龍顏大悅。

“居然這麼快?朕記得,這外包的工期原本定的乃是半年。

倒不想,而今居然只花了不到五個月便已達成,主持此務的年輕才俊果然不負朕之厚望……”

穿載齊整的高璋,早就已經等候在這垂拱殿外,正支愣著耳朵,聽著那從垂拱殿內傳出來的聲音。

在他身後邊,蔡老六,還有那童智勝二人也都穿載好了各自的官服。

並且二人的手中都還拿著東西,蔡老六的手中捧著一頂圓盔。

而童智勝的手中則提著一張未曾上弦的板弓。

身上穿著綠袍官服的蔡老六,看了一眼身邊童智勝居然也跟自己一般穿著綠袍。

可是站在跟前心狠手辣的師兄卻是一身緋色,這讓他心中甚是不爽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