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也透過皇城司的渠道給高璋回信。

這讓楊戩頗有些哭笑不得,雖然高璋離開了東京,可是給自己的感覺,他卻像是從來沒有離開過一般。

卻也不得不承認,這位很有腦子的狀元公當真是摸透了官家的心思。

當然還有一個最大的優勢在於,狀元公的才情,堪與官家比肩,二人的腦回路能聯通。

不然,狂舔官家的人數不勝數,何以官家獨寵高璋這位神童狀元郎?

一邊若有所思,一邊疾步而行,這才剛剛出了御花園,沒走多遠,便看到了一名宦官捧著一個卷軸正快步行來。

官家趙佶正慵懶地呆在涼亭裡邊,不禁回憶起小高不在的這段時間,給自己寄來的那些書信還有畫作。

這孩子,每每欣賞到了絕美的風景,都會搞創作,然後將他的畫作寄回來,偶爾還會在上面留下一首應景的小詩。

這樣的才情,著實讓官家趙佶看在眼裡,喜在心頭。

而且他的字裡行間,充滿了對師尊的思念以及對師尊的噓寒問暖,著實讓官家趙佶老懷大慰,恨不得召回高璋,就留在身邊。

可是一想到為了小高的前程著想,官家趙佶只能強忍住那樣的衝動,由著愛徒到江南去刷政績和功勳。

想來現如今,那孩子也該進入了兩浙路才對,也不知道那江南的氣候他是否適應。

正在胡思亂想間,就聽到了急促的腳步聲傳來,官家趙佶一抬眼皮,就看到了那滿臉喜色的楊戩手中抄著一幅卷軸,撩開了簾子。

“官家,奴婢方才剛走沒多遠,便遇上了人送來了狀元公的書信,還有一幅畫作。”

“哈,朕正在想他,結果就來了,快拿過來。”

官家趙佶不禁喜動顏色地站起了身來,接過了畫作,又看了一眼書信。

“你們幾個,快去取掛畫的杆子來,朕先看看小高又帶來了什麼好訊息。”

書信一開啟,高璋那與自己的筆力與功底已然幾無二致的瘦金體躍然於紙面之上。

先是照例講述了他這幾日一路南下,終於進抵到了兩浙路,另外就是,他這些日子以來,一直都在精心構思並創作的一副作品終於繪成。

此次讓人寄回來,一來是請師尊為自己點評斧正一二;這二來嘛,則是希望師尊能夠在這幅畫作上留下墨寶,再遣人送回去。

因為這幅畫作,他要留在身邊,每當思念師尊的時候,就會懸掛起來欣賞……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