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以為兵分兩路之計很牛逼,結果踏馬的宋國官吏居然這麼苟,居然要來跟正使會面,然後藉機生事。

哪怕是沒藏氈提出要求,希望允許自己派出人手前往東京汴梁,正使嵬名野光很有可能已經提前前往東京汴梁。

可宋國官吏愣是不許任何一人離開驛館,只讓他們老老實實待著。

不然,那就會將他們擅自離開驛館的成員,視為敵國探子。

如此一來,那就只有一個下場,剁成肉泥餵狗。

可嵬名野光卻根本不知道使節團主力尚在遠方,已經成了囚徒。

甚至就連驛館外,東京城內,那位曾經與他打過交道的鴻臚寺丞高璋,已然與大遼使節團業已經完成了條約談判的事情都一無所知。

剩下的,便是等著萬壽假的假期過去之後,高璋就會入宮上奏大宋天子,只待透過朝議,加蓋印信。

高璋滿意地打量著跟前這位由周邦彥這位老司機親手寫就的條約,內心分外自豪。

自己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終於逆轉了歷史走向,大宋將不會再上演另外一個歷史時空的故事。

將耗費了無數將士鮮血與性命,才奪回來的故土,僅僅因為遼國遣使一頓嘰歪,大宋朝廷就兩股戰戰,連滾帶爬地送還給那西夏。

每一次小小的歷史走向的改變,都將會讓大宋的命運,發生一些偏移。

高璋相信,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只要自己持續不斷地搞,就一定可以改變命運。

靠別人就別想了,還是靠自己最有把握。正所謂耗子想要喝貓奶,自己命運自己改。

心滿意足地將那份條約轉交到了身後邊站著的趙押班手中,高璋這才站起了身來伸了個大大的懶腰。

“賢弟啊,今日咱們這也算是完成了一件大事,現在時間尚早,要不要去找間酒樓慶祝慶祝?”

蕭奉先也站起了身來,活力滿滿地活動著身子骨,已經休息了好幾天,今日也該浪上一浪了才對。

不過考慮到高璋這位小老弟還是個孩子,所以他只能提議去酒樓。

畢竟帶一個孩子去那種地方,很容易讓人誤會三十多歲的自己是一個沒有廉恥的長輩。

高璋當然不會吝嗇這點小錢,徑直引著遼國使節團三名最重要的成員。

兩位蕭氏一位耶律,一起朝著東京汴梁最高檔的酒樓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