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忠孝兩全蔡閣老(三更)(第1/2頁)
章節報錯
接下來的幾天裡,大宋的朝堂,當真可以用驚濤駭浪方可形容其動盪。
先是那吳執中上奏直陳時弊,認為大宋每年的科舉取士,雖然彰顯了大宋的文運昌隆。
但是,由於科舉取士的體制,是繼承自前唐,許多方面都並不完善,就包括教學體制也相當的不完備。
導致了大宋王朝的各地區的讀書人的成績天差地別,很不均衡。
再加上,有許許多多的才俊,原本是很有頭腦和才華的,但是他們得不到良師的指點,導致了他們的考試成績難得得到提升,以至一直蹉跎。
為此,請朝廷恩准,在大宋諸府、州、縣,皆設立官學。
另外,請朝廷委派官吏,擔任學官,保證學風學紀,同時還要負擔起教書育人的責任。
看看,這就是說話的藝術,完全不去牽涉冗官的問題,只是打著為科舉取士,為大宋取材著想,去幹這件事情。
府學、州學,縣學,皆設學正,縣學學正為九品,教諭從九品,而州學與府學學正為正八品,下面也會有教諭。
另外,會有一些訓導官由國子監委派,巡視各地方官學,嚴查教學等各方面的情況。
雖然不是什麼位高權重的官職,可好歹可以教書育人,也能夠解決不少官員成日無所事事,當街溜子的問題。
對此,朝臣們倒是沒有多少的反對意見,甚至是這一場朝會之後。
不少的街溜子都趕緊去請託關係,找親朋好友,想要看看自己有沒有機會也去幹點正經事。
能夠為朝廷,為國家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總比混吃等死當米蟲要強太多。
可以說設立天下諸官學,並沒有受到太大的阻力,很快就獲得了透過。
甚至官家趙佶,還狠狠地收割了一波那些貧寒士子的好感對,都覺得這位昏君,總算是幹了件人事。
雖然還是個昏君,但好歹,用不著罵的太狠。
不過接下來,便是要設定三司使一事,按照大宋慣例,三司使,又稱之為計相。
此職責,皆是交由一位副相來擔此重任。
但是現在有一個問題在於,那位奸相蔡京並不樂意。
畢竟他才是大宋朝堂隻手遮天的人物,權力慾以及掌握欲十分的強大。
可是現在,官家卻意欲重置三司使,交給一位副相去負責,這簡直就是赤果果地在分他這位大宋執宰的權柄。
他蔡某人能樂意才怪,不過,他蔡京是何等老辣奸猾之輩。
面對著官家提出來的這個建議,他自然不可能自己站出來反對,卻也憂心忡忡地告訴官家,怕是朝中必定會阻力重重。
看著那告辭轉身離開的蔡京,官家趙佶的臉色卻明顯有些陰沉了下來。
手指頭輕輕地在案几之上敲打著,蔡京的那些話,他如何聽不出來。
分明就是託辭罷了,不就是覺得他這位大宋執宰的權利會被人分薄。
“枉朕如此看重於他,將他視之為肱股,卻居然做事推三阻四……”
聽到那官家趙佶越來越憤怒,越來越高亢的嗓音,楊戩也不由得心中大急,趕緊上前低聲相勸。
“還請官家息雷霆之怒,蔡相如此做,的確是不妥當,只是,蔡相終究是官家您的心腹,朝堂諸事紛雜,尚需要蔡相主持……”
官家趙佶自然也知曉,楊戩說的這些都是事實,可是心裡邊卻甚是窩火,嘴裡邊嘟囔了幾句之後,這才一聲長嘆,斜靠在榻上,兩眼無神地盯著天花板。
把蔡京換掉?既然他不樂意,那就讓他挪挪位置,換其他人來做事。
官家趙佶的心中陡然動起了這個念頭,第一時間,閃過了小高那張青春氣息濃厚的小臉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