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士兵全換上褐貝斯也沒用,至於像在其他時空一樣,依靠著無敵的戰鬥力來玩滾雪球,這個他不是很有信心保證效果,畢竟大唐不是大清,如果這個盛世不結束,民間就缺乏造反的動力,他的確有可能成功,但也有可能不成功,張巡許遠已經證明了李家在民間的基礎。他如果舉旗造反,恐怕連安西軍內部都很難接受,包括他老丈人在內,畢竟這個時代忠義兩個字還是很有市場的,尤其是安西軍士兵很多家鄉都在關中,一旦他造反哪怕為了家族,安西軍恐怕也得有很大一部分選擇忠於大唐。
他不是安祿山,安祿山在范陽經營了十幾年,勢力已經形成,而他直到現在真正的心腹也就碎葉那些。
除非他依靠那些胡人。
如果他依靠手下的粟特,突騎施這些胡人,那倒是很容易成功,十萬胡騎橫掃中原,飲馬江南,但那樣的話他算什麼?八旗共主嗎?民zu融he的典範嗎?
很顯然這不符合他的風格。
而安祿山造反,先替他結束這個大唐盛世,然後他再萬馬救中原,和郭子儀,李光弼這些人一起滅掉安祿山,使大唐順利進入藩鎮時代,他和安西北庭等軍變成獨霸一方的半割據勢力,同樣大唐這面旗幟也徹底褪色了,而他變成西域的軍事強人,逐漸將西域完成獨cai化,接著無非就是在某個時機玩一次董卓曹操而已,說到底他要造反,首先並不是解決戰場上的問題,戰場上他是所向無敵,他首先要解決的是民心,首先要讓老百姓對李家失去信心。
這個任務只能由安祿山來完成。
至於安史之亂造成的破壞……
他們造成的破壞有限,楊豐肯定不會讓戰爭持續八年,事實上他對安祿山的要求,只是攻破長安把李隆基逼到四川去,這樣無非就是從河北向南沿著崤函道過來這條線,而河北是安祿山的地盤,肯定不會有什麼真正的戰事,真正經歷戰火的無非就是洛陽到長安這條線,而這兩地的豪門勳貴本來就在楊豐清洗計劃中,當安祿山完成這一切,李亨登基稱帝時候他就跑去勤王,接著把安祿山幹掉就行了,順便把大唐推進藩鎮時代。
事實上不用他推。
那些節度使可不是什麼好孩子!
一旦長安被攻破,也就代表著皇帝的權威成了笑話,而那些節度使們享受到了獨霸一方的滋味後,還能放棄這種權力簡直就是笑話,哪怕他和那些節度使們收復長安,平定安史之亂,這大唐也不是過去的大唐。各地節度使們勢力已成,沒有誰會老老實實交出權力,可以說藩鎮割據的局面必然出現,剩下就是楊豐充當大唐保護神的時候了,當他帶領軍隊為大唐兢兢業業地收拾這破碎江山時候,朝中突然有奸臣謀害他了,那麼接下來怎麼做還需要計劃嗎?無非就是大軍揮師清君側而已。
當他清完君側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候,黃袍加身也就是順理成章了。
那時候他不當皇帝手下人還不答應呢!
這就是他的未來計劃。
說到底在這個時代他沒有在其他幾個時代的那種自信,和乾隆那個偽盛世不同,這是一個真正古代標準的盛世,這樣一個時代打土豪分田地的威力沒那麼強,一斗米幾文錢的時代和地瓜盛世完全不是一回事,數十年間只出現過一次饑荒的時代和幾乎每年都有饑荒的時代,同樣也完全不是一回事。
當然,還有就是沒了小倩支援,他還是缺乏底氣。
神仙並沒什麼用,這年頭神仙有的是,以道教為尊自詡李聃後人的李家本身就帶著神仙的光環,所以大唐就不缺神仙,哪怕這些神仙是假的,但在民間影響力上,楊豐恐怕還不如這些假的。
至於以後的藩鎮……
他最善於解決的就是藩鎮。
只要他佔據大義,解決一個藩鎮無非就是和對付閣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