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身在其中者,才會有更直接的感觸。

駐西貢的美國大使泰勒向國務院的報告中說到:“南越最近的一系列變化是足以令人感到欣慰的,一個強有力的政府已經越來越明確地出現在我們眼前,這是符合美國利益的。對此,我只能說從中學到了很多的東西,並認為以前給法國人的援助因為法國人的愚蠢並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我國只從軍事和武器裝備上考慮事情,顯然是偏頗的……”

法國駐西貢大使埃維爾則無奈地在自己的報告中寫道:“顯然,南洋聯邦在越南的影響越來越大,即便是美國,也有稍居其後。不可否認,南洋聯邦的策劃是周密的,準備是充分的,措施是切實可行的,南越政府正在越來越穩固地控制局勢,越來越得到民眾的支援和歡迎。如果當初我們不是單純地只從軍事上投入,或許會避免奠邊府的悲劇,或許會讓法蘭西的榮譽繼續保持……”

第一百八十八章南越的變化

第一百八十八章南越的變化,到網址

第一百八十九章中東風雲

第一百八十九章中東風雲

當南越民眾日益明顯地感覺到生活的變化,當駐留南越的外國人日益感覺到所處環境的改變時,遠在坤甸的黃曆已經將目光移到了中東,移到了埃及。

從五三年出訪埃及到現在,三年多的時間裡,南洋聯邦已經成了埃及最大的軍火供應商,特別是五四年納賽爾出任總統及**指導委員會主席職務之後,兩國的合作更進入了一個飛速發展的時期。在埃及的影響下,敘利亞、約旦、沙烏地阿拉伯也開始進口南洋聯邦的武器裝備,以致於南洋聯邦的相關兵工廠在五五年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擴建。

在軍火買賣中大發其財的南洋聯邦已經整理和研究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方式,為不同地區的國家生產不同的產品。而且是成系列的,配套的,這對使用者來說更方便,對南洋聯邦來說,則能賣出去更多的武器。比如更適應中東沙漠環境的實心輪胎的裝甲車、半履帶式自行火炮、搭載無後座力炮或重機槍的輕型軍車等等。而針對雨水偏多,道路泥濘的熱帶和ya熱帶地區,南洋聯邦則生產全履帶式的各種車輛,以及靈活快速的輕型坦克和武裝直升機。

過硬的質量和效能,分門別類的量身定製,使得南洋聯邦的武器出口紅紅火火,但象對埃及這樣大力扶持的國家,還是寥寥無幾。不光是武器方面的大力供應,南洋聯邦還訓練了大批埃及飛行員和坦克手,以及具有新式作戰指揮思想的軍官。

進入到一九五五年下半年後,南洋聯邦更是向埃及出口了自己空軍新裝備的“梟Ⅰ”型戰鬥轟炸機和“鷂Ⅰ”型殲擊機,而這還是南洋聯邦噴氣式飛機的首次出口。原因很簡單,埃及的石油出口已經有八成被南洋聯邦所吞下,而納賽爾與黃曆的通訊過程中,越來越暴露出好戰及泛阿拉伯主義的傾向,對蘇伊士運河的收回已經進入了他的計劃當中。

別人或許不知道,也或許估計不到嚴重的後果,而黃曆卻清楚地認識到收回蘇伊士運河就意味著一場戰爭。基於南洋聯邦在埃及的巨大利益,以及日後繼續在中東滲透的需要,黃曆在勸說無效的情況下,就必須選擇支援納賽爾。由此才加快了武器出售的質量和數量,三百門帶有自動跟蹤炮瞄雷達的高射炮,總數達一百二十架的噴氣式飛機,預計於五六年七月全部交貨。這是先收錢物,再交貨的吝嗇的黃曆很少見的幾次大方和慷慨。

當然,這些戰爭所需的硬體是必要的,但黃曆更厲害的是他的頭腦。戰爭將是以何種方式展開,戰鬥的可能程式如何進行,他對此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