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沏上了茶,這是最普通的山茶,然後坐了下來,慢悠悠地說道:“都說二十年河東、二十年河西,我們這李府卻在一年之內敗落了。去年朝廷與西戎大戰,國庫不足,前線軍糧跟不上,將士們餓得都快自相殘殺了。後來皇上就派欽差大臣向李長安借銀子,這一借就是兩百萬兩。本來,即便朝廷一兩銀都沒得還,李府也不至於混成這個樣子,卻不承想,幾個月後生意又做敗了一大筆。家裡拿不出銀子還債,債主們便紛紛上門,能搬的都搬走了,就連我那些上好的衣裳和頭面都沒剩一件。唉,首飾衣裳的都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沒就沒了吧。”

李府已經敗落了一年多,她早已接受了眼前的事實。

她抿了口茶,又接著道:“李長安近來在忙著尋人買宅院,打算賣了錢後,給幾個孩子們分一分。兩個兒子本來都是要考仕途的,可是殿試遲遲沒舉辦,因為朝廷一心一意關注著戰事,哪裡有精力選文官。所以兩個兒子都在家坐吃山空,這會子也和他們的爹一塊出門了。兩個女兒一個是去年出閣,一個是兩個月前出閣,如今家道敗落,她們嫁的也是極普通的人家。李長安說,到時候也分一點給兩個女兒家吧,總歸不能讓她們過得太苦。”

櫻娘和伯明聽了久久不知該說什麼,這世道變得太快了。前幾年朝廷還在修別宮,大耗民脂民膏,直到國庫空虛了,那些幹了三年徭役的勞苦人民終於得以回家。沒想到緊接著又是戰事,朝廷沒有錢打事,只好打富商人家的主意,李府樹大招風,是如何也躲不過的。

以朝廷那虛弱的國庫,怕是十年後都還不清李府的錢。而且,皇上到底想不想還,那還得另說。李府倒是得了一張有皇上玉璽紅印的欠條,但是誰敢拿著欠條去找皇上還錢?

櫻娘難過了一陣,忽然想起姚姑姑剛才說賣宅院的事,便問道:“把這宅院賣了,你們這一家子去哪兒生活?”

姚姑姑淡然一笑,“待賣了宅院得了錢,就先分一半給幾個孩子。兩個兒子都成了親,也該過自己的日子了。我和李長安會拿著剩下的錢去鄉下蓋個小院子,這宅院應該能賣不少錢,只要不奢侈,足夠一輩子花銷了,你們無需為我擔心。李長安如今年紀也太了,不再想生意上的事了。他說了,生意做大了,都逃不過朝廷的眼睛,還是在鄉下頤養天年好。”

櫻娘心裡知道,李長安才剛四十就想著頤養天年,那也是極其無奈的事,看來他是對朝廷徹底失望了。

☆、第79章 患難見真情

姚姑姑是個心胸開闊之人;去年李府突然敗落,她沒有驚慌失措;如今她更是坦然地接受了這一切。

此時,她還微帶笑意說:“呆會兒我做東坡肉給你吃;這可是我新學來的菜式。”

櫻娘微怔;姚姑姑高貴了大半輩子,以前見了廚房幾乎都是繞道走的,如今卻需自己做飯菜;還研究菜式。想到她身邊一個伺候的人都沒有了;看來是連廚房裡的下人也都遣散了。

櫻娘故作輕鬆地點頭道:“好,正好我也想跟你學學做這道菜哩。”

伯明不需櫻娘提醒;就悄悄地退出去了;先去廚房準備柴火之類的;讓她們倆好好在這兒敘些知心話。

當櫻娘和姚姑姑說起自己兩個孩子難管教之事時,李長安黑著臉回來了。

姚姑姑見他情形不對,問道:“是不是賣不上好價錢?”

李長安先是向櫻娘微微點了點頭,算是見過面了,然後滿臉愧疚地瞧著姚姑姑,欲言又止。

姚姑姑對他再瞭解不過了,他向來是個沉得住氣的人,此時他臉色黑成這樣,神色沉鬱,還帶著怒氣,看來事情不小。

姚姑姑又問道:“珉兒和瑁兒回他們的岳丈家了?”

因為家裡要賣府院,他們哥倆已經搬到岳丈家住去了。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