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跡。直到前天,收到曹操的親筆信和我孃的信物,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曹操以我娘為質,要我去投奔他。”
諸葛亮劍眉微皺,難以置信:“曹操來了襄陽?”
“不,應該不是他的人做的。”徐庶搖頭,“據館主說擄走我孃的人蒙了面,聽得出是地道的襄陽口音。所以,我懷疑襄陽城裡有人已經暗地裡投靠了曹操,用我們母子去討好他們的主子。”
“嗯,很有這個可能。只是,你真的甘心被曹賊挾制,為他所用嗎?”
徐庶黯然:“唉,為今之計是早點見到我娘。我娘性子剛烈,只求她老人家平安無事才好。”
諸葛亮安慰道:“這個你放心,曹操只是想讓你投誠,他一定會視伯母如上賓的。否則,他定會激怒天下文人。”
徐庶心稍安,把來意說了一通:“本來約好將來一起到新野喝酒的,但是,我可能要爽約了。還請見諒,只有預祝孔明兄馬到成功了。”幸虧諸葛亮已經決定扶佐劉備了,徐庶也算是了卻了一樁心事。
送走徐庶後,諸葛亮望著草廬周圍越來越茂密的竹林陷入了沉思。千里綁人,顯然曹操完全沒有必要這麼做。只是,整個大漢,削尖腦袋想巴結他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明處的曹操好對付,但是躲在陰暗的角落裡的那些僕從者們卻是防不用防啊。也許這片竹子並沒有他想到的那麼安全可靠。
怕嚇著黃碩,諸葛亮不敢把這事告訴她。第二天一大早,他特意去找雷迅商量。
“怎麼可能?”雷迅幾乎叫了出來。史上確實有這麼一段故事,但那要等到建安十三年,曹操打襄陽的時候才會發生啊。還差兩年呢,怎麼會提前這麼多?難道是蝴蝶效應?他和黃碩無意中改變了歷史的程序嗎?想到這些,雷迅不禁冷汗淋淋。
諸葛亮哪會知道他的這番心思,還以為他是被嚇到了:“舅兄,亮目前只是一山野農夫,暫且吸引不了曹操的注意。草廬有竹陣護著,一般人也近不了身。只是將來就很難說了。所以,亮的意思是,在荊洲動亂之前,把她和孩子送到益州去。舅兄以為如何?”
暈死,歷史上的黃碩是大部分的時間呆在草廬裡的,照這樣改下去,那蝴蝶的翅膀會不會把歷史程序扇得面目全非啊?雷迅不敢細想,推脫道:“現在,我們在益州那邊並沒有完全立住腳跟。州平不是快要回來了嗎?這事還是等他回來之後再一起商量吧。”只要不改變歷史,草廬就是安全的。一旦改變了歷史,那什麼都將變成未知的了。
“是亮心急,孟浪了。”諸葛亮想了想,同意了。算算日程,州平應該已經出了益州,不日就將到了。
紙是包不住火的。黃碩還是很快就從雷迅嘴裡知道了這事。
原來雷迅左思右想之後,老是覺得這件歷史事件的提前也許就是一個訊號:歷史的程序正在悄悄改變。所以,他才決定把這事告訴黃碩,想跟她一起反省到底是哪些地方出了紕漏。
“讓我和寶寶去益州,他留下來?”黃碩一聽這話就咋毛了。
她才不管歷史有沒有被擾亂呢。氣得不行,再也聽不進雷迅的任何解釋,她立刻就去找諸葛亮挑明自己的態度:“要走一起走,要留一起留。”啊,諸葛亮把自己當成什麼了?累贅嗎?她就不信,自己一個接受了五千年華夏文明薰陶、被黨和人民正規教育了十六年的現代女性還不能自保!
沒想到諸葛亮不改初衷,硬是要堅持到底:“如果為夫去了新野,曹賊的人來偷襲的話,這竹陣擋得了一時,擋不了一世。為夫不願意看到類似徐母的事件發生在我們家裡。所以,娘子還是帶了寶寶搬去益州安全些。稍後為夫就去跟岳父說一下,最好連岳母也一同搬過去。”
“不行,我不同意。我們是一家人,再危險也要守在一起。”黃碩說什麼也不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