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次儘管取得了表面上的“勝利”,可付出的代價卻極為慘重,慘重到竟然成了隋帝國由盛而衰的致命拐點。

短短几年後,一度繁榮強大的隋王朝就因國力耗盡、民變四起而轟然崩塌。

而在武德年間,高麗與唐帝國之間曾經有過一個短暫的蜜月期。雙方交換戰俘,高麗還於武德七年遣使上表,奉唐為正朔,在國內頒行唐朝曆法。

唐高祖李淵也分別對高麗、新羅和百濟進行了冊封。

本來如果僅僅是這些,李世民應該感謝高麗,如果不是高麗和隋煬帝死掐,可能就沒有大唐天下了,但事實是。。。。。。

楊廣第一次親征,李世民也有幸跟隨其中,但隨後的大敗,讓徵遼大軍兵敗如山倒。

李世民少年貪功,私自留下阻敵,但隨後的全軍覆沒,卻讓李世民人生征伐的道路上,第一次品嚐到了失敗的滋味,但真正讓李世民痛苦不堪的是,自己最最喜愛的幼弟李玄霸單人匹馬的抱著受了重傷的自己,在大軍中縱橫的,當時,自己二人被數萬的大軍一層層鐵桶一樣圍住,自己幼弟舉著兩柄正常男子半個身子大小的擎天巨錘,胯下坐騎千里一盞燈,更是有一人多高,雄壯如獅。

就這樣,背住李世民,一人一馬,殺得屍山血海,一對金錘如同拍蒼蠅一般,人如虎,馬如龍,硬是殺得數萬大軍無人能擋其右,但自己卻成了累贅,為了保護自己,身中數十箭,回來後,不到數年,就病死了,這些年李世民每每“頭風”發作,都會想起自己將那從小就立誓要超越項羽的幼弟,如果不是自己,他現在該已經是天下第一的猛將,絕殺天下了吧。

不要以為李世民是個明君,就真的不會在家國大事上感情用事,每個人都有不理智的時候,更何況做了幾十年無人制約的皇帝呢,如今泉蓋蘇文和新羅的出兵謀反,更是相當於在大唐的臉皮上狠狠的扇了一巴。

國仇家恨,讓李世民恨不得現在就將泉蓋蘇文和新羅王的頭給砍下來。

文臣中以長孫無忌為首,自然是長孫無忌硬著頭皮出頭了,“陛下,高麗這些年來阻撓百濟從陸路對我大唐的朝貢,而新羅更是不斷出兵侵擾百濟。

前些年,我大唐經歷隋末大戰,無論人口還是其它,都是大傷元氣,只能休養生息,不願輕啟戰端,只能積極施展外交手段,遣使對三國進行調解。

那高麗王高建武表面上作出謝罪與和解的姿態,暗地裡卻一直秣馬厲兵、積極備戰,甚至貞觀五年在邊境線上修築了一條一千餘里的長城,東北起扶余城,西南直達渤海的入海口。

如果我大唐對內實施了二十多年休養生息的政策,對外更是積極經略漠北和西域,打通絲綢之路。

所以這些年來暫時無暇顧及遼東,但正如陛下四年前所說,

‘高麗本是漢朝四郡之地,只是後來國家不武,以致淪為異域。倘若我們發精兵數萬進攻遼東,高麗必以傾國之兵相救,到時候再派一支海軍從東萊直趨平壤,海陸夾擊,要攻取高麗並非難事。只是如今中原地區仍然凋敝,我不忍心發動戰爭,讓百姓受苦。’

如今我大唐本本著息事寧人、寬厚待人,卻沒想到,那泉蓋蘇文如此大膽,殺了高建武,反了大唐,而新羅更是入侵百濟,將我大唐的顏面毀了個乾淨。

如此,他高麗、新羅要站,我大唐便戰。”

說到最後,長孫無忌幾乎是吼起來了,在外面的李治心中不由的感嘆自己這位舅舅,算是完全摸準了自己這位“馬上君主”的父皇脾胃,難怪,以房玄齡、杜如晦等人的功勞也不再長孫無忌之下,卻只有他成為了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

果然,“哈哈,輔機說的有理,有理啊,不過,並不是他泉蓋蘇文要戰,我大唐便戰,他泉蓋蘇文和小小的新羅還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