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手啊。”
本來是一件喜事,但木先生的一番話卻讓泉蓋蘇文猶豫起來,到底應不應該放手呢?
不過最後泉蓋蘇文到底是接受了木先生的建議,好好訓斥了這次敗軍,然後讓人護送這些敗軍回返高句麗,泉蓋蘇文的實力不升反降,穩住了扶余義慈那一顆已經動搖的心。
而此時,唐軍內卻是又一次展開了一次戰略大討論。
“大帥,安市城全民皆兵,不易攻拔,這幾日我思來想去,不如乘高句麗聯軍收攏敗軍,局勢還沒有穩定的情況下,由本帥親率龍騎軍繞過安市城,直取烏骨城。據本帥的線報,那烏骨城主年已老邁,大軍定可朝至夕克,進軍途中的其它小城也會望風而逃,只要收取這些城池裡的糧食輜重,大軍的供給就不會匱乏,而後乘勝前進,平壤指日可下另一方面,大帥要在正面戰場拖住高句麗聯軍以及隨後趕過來的百濟大軍,我龍騎軍必可縱橫高句麗大後方,平壤空虛,只要一破,高句麗大軍必然兵無戰心,此戰必勝。”
李治抱拳肅聲道,一雙眼僅僅盯著李靖,心中甚是迫切。
“不可”長孫無忌聽了之後,立馬跳了出來。
李治心中一嘆,世上事總是一波三折,從來不缺反對的人。
“太子親征,跟諸位將軍不同,不能抱著僥倖之心去冒險。如今安市城、建安城的守軍還有十餘萬眾,如果繞過它們攻打烏骨,萬一兩城軍隊傾巢而出,襲擊我們的後背怎麼辦?所以,我以為應該先破安市、後取建安,然後長驅而進,這才是萬全之策。”
長孫無忌的擔心其實也不是沒有道理,遼東早寒,如果再這麼拖下去,等到草木乾枯,河水結冰的時候,唐軍的後勤補給勢必更加困難,到時候大量計程車兵和戰馬很可能不是戰死在沙場上,而是凍死在雪地裡。
而如果依李治的戰略,繞過安市城直取平壤,看上去是一個出奇制勝的妙招,但是龍騎軍的運輸補給線勢必更加漫長。
就糧於敵,那是在不進攻堅城的情況下,萬一平壤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防禦薄弱,而是跟安市城一樣又臭又硬,那麼龍騎軍就會陷入給養匱乏、飢寒交迫、腹背受敵的困境。比如當年的隋煬帝楊廣,其第一次親征就是因為繞道深入、糧草不繼而遭遇慘敗的。
當然,如果不採用繞道計劃,一意要拔下安市城這顆硬釘子,就得面臨遼東早寒的威脅。假如進入冬天還拿不下安市城,那麼李李靖只能選擇撤兵,此次遠征就會功虧一簣。
一時間,圍繞“是否要繞道”已經成為這次整個高麗戰爭中最具決定性的一步棋,帳下各個將領一時間都陷入沉默,彼此思考各自的利弊。
李治看著李靖,心中急切,深吸了一口起,正色上前道:“大元帥還有諸位將領,且聽本帥一言。
本帥認為,大凡戰爭中所說的用“奇”,指的是進攻敵人所無防備之處,出擊敵人所未意想之時。在與敵人交戰之際,採用驚擾其前而掩襲其後,聲衝其東而實擊其西的佯動戰法,使敵人迷茫失主而不知道怎樣進行防備。這樣作戰,才能勝利。
正如兵法上所說:“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遙想三國時期,魏軍徵蜀。
姜維引兵向東退卻,回到劍閣進行防守;魏將鍾會率兵進攻姜維,但沒有能夠取勝。
徵西大將軍鄧艾上策,採用出奇制勝戰法直搗敵國腹心地區。那麼,防守劍閣的姜維軍必定回援涪城,鍾會所部就可從大道長驅直進;如果劍閣的姜維軍不回援,則接應涪城的援兵就很少了。
兵書上說‘進攻敵人所無防備之處,出擊敵人所未意想之時’。大帥,現在我們如能奇襲敵人空虛之處,擊敗高句麗聯軍則是必然之勢。”
而那鄧艾親身犯險,率軍從陰平道進軍,竟透過了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