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大點的小人兒,能知什麼事?”。

悟空一伸腰,就長了三尺四寸,眾人吃了一驚,太子問道,“立帝貨,這老和尚說你能知過去未來之事,你是用什麼算的”。

“我只憑三寸不爛之舌,萬事盡知”。

“胡說八道!我看你是妄言禍福,蠱惑人心”。

“殿下聽我說,你是烏雞國王太子,五年前,你國中大旱,萬民遭災,終南山來個道士,求下雨來,你父王就與他結拜為兄弟,有這事嗎?”。

“有,你再說”。

“三年前不見了道士,金殿上稱孤的是誰?”。

三年前在御花園遊春,他使一陣狂風奪走了父王的金鑲白玉珪,就回終南山了,我父王因懷念他,再無心賞景,就把御花園鎖了,做國王的,不是我父王是誰?”。

悟空只是冷笑,太子再問,就是不答,太子動了怒,問道,“你為什麼只是冷笑?”。

“這事只可說給你一個人聽”。

太子把手一揮,眾將士和寺中僧人都退出去,悟空才說,“殿下,如今坐王位的,正是那道士。你父王正在御花園井中”。

太子聽聞,頓時就是大怒,說道,“一派胡言!自道士去後,年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照你的說法,現在那個國王就不是我父王了,要是我父王知道,就把你拿去碎屍萬段!”。

悟空當即把毫毛一收,紅匣子不見了,手中卻拿著那玉珪,遞給太子。

太子喝斥道,“好一個和尚!你本是個道士,騙了我父王的寶貝。又變成和尚來進獻!”。

“我不叫立帝貨,本是唐長老的大徒弟,名叫孫悟空,我師父昨夜三更做了一個夢,夢見你父王的冤魂前來訴苦,特來請我降妖捉怪,怕你不信,留下此珪作為證據。我之前自空中看了,你國中果然有妖。這才變成玉兔,把你引來,見我師父,我說的話,句句是實,你既然認得玉珪。怎麼不念父母之恩,為父報仇?”。

太子似信非信,左右為難,悟空又說,“你若還有疑惑。請回到後宮,見你母后問一問,看他夫妻恩愛之情,比三年前如何,便知真假”。

太子說,“我這就回去問母親”。

悟空趕緊說道,“慢著,你把人馬先留下,獨自回城問,不可從正門進宮,須從後門進,見你母親,也不可高聲,只怕驚了那怪,你母子性命難保”。

太子說,“我聽長老的”。

當即,太子命人馬紮在寺外,單人匹馬回了城,從後門進了宮,來到錦香亭下,見娘娘正坐在亭中落淚,原來娘娘四更天做了一個夢,記得一半,忘了一半,越想越傷悲,太子下了馬,讓宮娥退下,跪下來說,“母后,兒有一句話不知該問不該問,請母后恕罪”。

“母子間哪計較許多?你問吧”。

“兒只問三年來你和父王的夫妻之事比三年前怎樣?”。

娘娘當即摟住太子,淚如雨下,說道,“孩兒怎麼問這種事?”。

“母后有話早說,免得誤了大事”。

娘娘這才說道,“你父王三年前對我如膠似漆,這三年推說年老力衰,冷如寒冰”。

太子推開娘娘,就要離去,娘娘一把扯住,說道,“兒啊,到底出了什麼事?”。

太子就把出城打獵的奇遇簡單地說了一遍,娘娘便說道,“兒啊,為娘四更時也做一夢,夢見你父王水淋淋的前來,說是被道士推入井中,他已請唐朝聖僧前來捉妖,詳細的就記不清了,我正滿腹狐疑,你說了此事,更證實了我夢中之事,你先把玉珪留下,快去請聖僧來捉妖”。

當即,太子扳鞍上馬,飛快來到寶林寺,向悟空跪下,說道,“師父,我已問明母親了,那妖道果然害了我父王,奪了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