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後失去蹤影,想是已被高人所救。你孤身一人,舉目無親,又到何處去尋你弟弟?況此處又非久留之地,還是先上雞足山見無恨大師,日後慢慢打聽令弟下落,總會有訊息的。”

鳳姑聞言,正自沉吟不語,站在一旁的美貌小尼慧兒啟齒道:“姑娘休要遲疑。我師傅素來神算,所言決無差池!”

鳳姑無言,看看老尼和慧兒,對著新墳跪下,深叩不已。

慧兒上前扶起鳳姑,那老尼挽著鳳姑的手道:“慧兒,為師與姑娘先行,你且去村中喚個匠人,給他一些銀兩,叫他用上好礎石打造一套墓石,將高大俠墳墓修過。碑且空著,為師來日親題碑文。事完後你自趕來。”言畢,攜鳳姑向東北方緩緩走去。

慧兒領命,轉身去村中安排不題。

且說劉毅,張元奎回到大理府衙,急派快馬八百里驛報,吳三桂聞報,且喜且憂。喜的是高師爺已死,除一心腹大患。憂的是自己正欲有雄圖,尚欲用劉百嘯在江湖上的武藝聲名降服招募武林好手,現劉既死,須另尋他人取代。況劉百嘯身為總兵官.如今死去,按例須上奏朝廷,這奏章尚不知如何寫去,如隱匿不報或措辭不當,讓康熙看出端倪,可就壞了大事!

他身著便服,倒背雙手,心中甚是煩悶,在王府後花園草徑上踱來踱去,許久想不出一個萬全之策。

突然,一侍衛急衝衝跑來,跪下道:“啟稟王爺,總兵沈應時報:追剿苗梗叛逆於天生橋,逆首安坤、安如鼎僅以身免!”

吳三桂心中一動,大步走上,拿過奏摺,對侍衛道:“知道了!去書房筆墨侍候!”

那侍衛聞聲而去。

吳三桂見他去得遠了,不禁喜上眉梢,自語道:“天助我也!”將那奏摺略一覽,往懷中一塞,馬步,雲手,調息,提氣,緊接著一路華拳行走開去。

這一陣子養尊處優,發福了些,但畢竟行伍出身,這一路拳腳倒也使得虎虎有勢,非常人所能。世人只知吳三桂鞍馬征戰,善使一把青龍大刀,威風凜凜,所向無敵。卻不知道他少得家傳,一身拳腳功夫根基非淺,不在一般江湖好手之下。他心存大志,欲有雄圖,平時除了愛妾陳圓圓之外,於酒色一道,倒也節制得緊,是以精神健旺,功夫也未擱下。

只見他縱跳騰越,拳走腳飛,一路三十六式華拳走完,熱汗微冒,臉膛略紅,神采奕奕大步踏進書房,提筆往奏章上寫道:

水西逆苗安坤梗化等,臣親提師至畢節,由大方、烏西直搗臥遠。後臣派諸將分兵進剿,大敗賊眾於矣列,追至天生橋。總兵官劉偁身先士卒,斬賊無數,不幸身中毒弩,不治殞命。其子劉毅銜命復仇,大挫賊鋒。逆首安坤,安如鼎僅以身免。

是役也,仰賴天威,眾將用命,苗人落膽,苗邦平定指日可待也。臣吳三桂謹恭疏報捷以達天聽

不一刻,奏章書就,他親手封好,著人派快馬驛報去了。

吳三桂不愧久經宦海,老謀深算。這一來自己面上有功,劉百嘯為王事喪命,亦為有功之臣,明奏皇上,那劉毅不免可以討一個封賜,這自然要感謝我吳王爺,還愁劉毅不為我用命?劉百嘯一死,目前手下武人,其技藝無人出劉毅之右,只要我加意撫慰,還愁武林中人不聞風而來?那時再尋幾個絕代高手,豈非易事?

果然正如吳三桂所料,康熙帝得報,龍顏大喜,於康熙三年閏六月丁卯日降旨曰:“嘉獎。下部議敘。”同日,又下旨曰:“劉偁奮勇破敵,乘勝深入,以致殞身,殊可憐悼,著議恤。”稍後數日又降旨曰:“予進剿水西陣亡之雲南義勇前營總兵官加贈右都督劉偁祭葬,諡忠勇。賜其子弟一人以衛千總錄用。”

吳三桂得旨大喜,派人密送手諭給在大理府養傷的劉毅,諭曰:

爾父翦除李闖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