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也就是這個目的才是主要的,至於能不能找到劍冢,則在其次。

而這十幾天的時間,他手下那剩餘未到的十幾人,又陸續趕到了幾個,目前就只剩下了六人未到。而離本月結束,也只剩下了十天的時間。

這十餘rì間,蒙古大軍亦在陸續集結,又有幾支蒙軍趕來匯合。襄陽城北百里外,蒙古大軍的營帳已是一頂頂的連綿不絕,直排出去了幾百裡地,一眼都望不到頭。每rì人喊馬嘶,呼聲成片,站在襄陽城頭便可聽得清楚。

而每rì也必有一隊蒙軍策馬往城下巡視示威一番,襄陽城四下已開始禁止外出。蒙軍秣兵厲馬,宋軍亦枕戈達旦,大戰隨時會一觸即發。郭靖已開始整訓他手下的那些武林人士,雖未必訓練到完全似軍隊一般,但起碼要做到令行禁止,在戰場上要懂得配合,不能各自為戰,一盤散沙地亂作一團。。。

隨著襄陽城關閉城門,禁止外出,尹治平也就不便每rì再帶著李莫愁出去遊山玩水。郭靖那邊已開始整訓起來,他這邊雖不擔負正面作戰,並且還有六人未到,但也得開始訓練起來了。

這些rì除了陪李莫愁出城遊山玩水兼往桐柏山尋找獨孤求敗的劍冢外,尹治平亦開始為自己的手下劃分編制。

他手下的武林群雄共有二百四十八人。加上他所留下的十四名全真弟子,合計有二百六十二人。他將這二百六十二人分為了十二支小隊。第一支小隊由他直接領導,加上十四名全真弟子在內。合共有四十二人;再加上李莫愁與楊過,以及他本人,總共是四十五人。剩餘的十一支小隊,則每隊皆是二十人。

這十二支小隊,他按照一年有十二個月,從正月到臘月來分配各支小隊的代號。他直屬所率領的人數最多的這一隊,自然便是正月。第二支是二月,第三支是三月,以次類推。直到臘月。

這種月份代稱的劃分,卻是尹治平前世所看的另一位武俠名家的小說中的一個幫會的組織架構,他直接拿來借用。不過他雖然也用了十二月份的劃分,但與那本小說中的幫會組成以及xìng質卻絕不相同。他只是借用下這個劃分名稱的方式,不是直接照搬那個幫會的模式。

不過等到他召集了自己的這二百多名手下,當面宣佈了這個劃分方式,然後徵求他們的意見時,下面卻有人提議說不要用隊這種軍隊味道濃的稱呼,必經他們不是正經的軍隊。建議用大家習慣的來代稱。

這些江湖人物不少都是幫會成員,眾人七嘴八舌地議論一番,有人提議用“堂”來代替“隊”。尹治平當時聽了,心裡很是苦笑。但下面支援這個建議的人卻是很多。只是一個稱呼而已,用什麼也都分別不大,尹治平也不好在這事上太駁眾人的意見。於是,他的這十二支小隊。便變成了十二分堂。

當初眾人報名時,尹治平是親自稽核。凡是稽核透過記錄在冊的,尹治平不僅記下了他們的姓名、年齡、xìng別、籍貫等基本資訊,也同時記下了他們每個人的武功特點與所擅長的特長。所以他這些rì直接依照花名冊就把這二百多人全部劃分完成,鑑於目前還有六人未到,尹治平將這剩餘還未到的六人,全都劃分到自己所直屬率領的正月分堂中。以防這六人因故未到,或過期而至被裁出後,不會對其餘十一個分堂的人數造成影響。

十二分堂劃分完畢後,尹治平讓各分堂在自己分堂的二十人中,推舉出一位堂主。一番亂紛紛的忙碌之後,各分堂終於都陸續推選出了自己分堂的堂主,尹治平又將這十一位分堂主記錄在冊。

堂主推選完畢,尹治平接著向眾人宣讀了他此前早已定下的那幾條軍規。畢竟這些江湖人物不同於軍隊,尹治平也沒定的太過詳細與嚴格,總共只有九條。第一條是一切行動聽指揮,在戰場上要無條件地服從與執行命令,這是必須的首要先決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