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入不敷出,甚至還會有不少的進賬,這比日本人空佔著那麼廣的地方,還要不停加大軍費、耗費國力強多了。…;

攻下昌迪加爾,處理了俘虜和傷員的問題,休整了一兩天,別動軍大軍再度向西進發了,下一目標:盧迪亞納。盧迪亞納,正是別動軍和德軍事前商討後的會師地點,如今的德軍已經攻佔阿姆利則,並已經開始攻打賈郎達爾,而賈郎達爾正是盧迪亞納的西大門,敲開之後便可以直逼盧迪亞納了。

這邊,別動軍已經取得了絕對的制空權,而那邊的德軍,表現得也很不俗,基本上也把制空權拿到手了,唯一有所缺憾的是,他們沒能毀滅盟軍的裝甲部隊,所以進展有些慢。而別動軍方面,則是直接裝甲部隊在前面開路,直升機大隊輪留在天空護航,一路是橫衝直撞,好不張揚,而盟軍方面卻是沒有一點辦法。因為,一遇到點子,別動軍方面會先用飛機幹掉重型火力,然後再用地面炮火一通猛轟,把陣地炸個稀巴爛,然後是裝甲部隊來收拾最後殘局,在這種形勢的打法下,已經今非昔比的旁遮普邦的盟軍部隊,怎麼能夠頂得住,難怪有先見之明的蒙巴頓已經覺得旁遮普戰略意義已經不大,準備放棄了。

而正在別動軍士兵準備雄糾糾、氣昂昂的跑到盧迪亞納打個大仗的時候,卻是收到加快行軍的命令,原來是盧迪亞納那邊出了變故……(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五一四章 別動軍、德軍,會師印度(下)

盧迪亞納的變故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因為,那裡的盟軍居然已經暗中撤走了大半,湧入到了哈里亞納邦,連帶著不少的敗軍也撤出了旁遮普邦,進駐哈里亞納,看這架式,是要鞏固哈里亞納的防禦了。。。確切的說,應該是鞏固新德里的防禦,因為,新德里就處在哈里亞納邦的東南部,別動軍和德軍一旦在旁遮普邦會師,必然會南下經過這裡,而他們的任務,自然是遲滯別動軍和德軍的進攻。

當別動軍南方軍總司令李逸風得知盟軍這般果斷的撤退時,也是微微一愕,他沒想到蒙巴頓會這般壯士斷腕,任由德軍和別動軍在旁遮普會師。不過,李逸風一想也對,旁遮普邦的戰略位置並不好,處在印度西北角,不管是補給還是增援條件,都不好,而且也是被夾在別動軍和德軍之間,盟軍想要守住這裡,不花費重大代價,是不可能的,而眼下整個印度的局面,對盟軍來說並不好,與其在旁遮普這個無底洞不斷的投入,還不好用在其他地方,只要達到目的就行。以蒙巴頓的意思,他已經沒想到憑藉手中的力量發起什麼反攻了,他只想印度不要在他手上丟失了就行,所以,他要盡力的拖延時間,當初守衛旁遮普也是這個原因,每城每地拖時間,可是昌迪加爾的大失敗,讓蒙巴頓感覺整個旁遮普已經拖不了多少時間了,反而還會空耗實力,那還不如果斷的放棄。

蒙巴頓也是果決之人。決定放棄旁遮普之後,便只留下一些阻擊部隊,將所剩的主力全部有序的向南撤退。盟軍想要撤退,別動軍和德軍自然不答應,所以,這種行動要隱密。可是,再隱密。這麼大的行動,也不可能拖延多長時間,只是萬萬沒想到。行動才進行三天不到,便已經暴露了。

發現盟軍行動的是別動軍的別動局,他們破譯了盟軍的電報。隨後又請求空軍進行確認,空軍派出的偵察機果然在旁遮普中南部發現了大量盟軍活動的跡象,然後找出了一支支分不同線路撤離的盟軍部隊。

“把盧迪亞納交給德國人進攻,你部迅速南下,盡一切可能消滅更多的盟軍部隊,空軍會全力予以支援……”李逸風親自給陸志明去電,直接更改了當初的作戰方案,畢竟計劃趕不上變化,作戰方案自然也要跟著靈活運用。

陸志明隨即應令,大筆一揮。立即讓裝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