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後宮歆羨的眼神。因為德宛自己已經有了二子三女五個孩子,現在又得了一個兒子,還是一個已經沒了母親的,只會完全屬於她的兒子,德宛成了後宮擁有孩子最多的嬪妃了。就算只看兒子,這宮裡也只有宜妃能和她相比。宜妃有五、九、十一三個阿哥,德妃有四、六、十三三個阿哥,勢均力敵。

可能是覺得宮裡快過年的時候死了人有點兒晦氣,也可能是太皇太后突發奇想了,反正沒幾天,宮裡就傳出訊息來,臘月裡皇上要奉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祭拜福陵和昭陵。

這下大家暫時不羨慕德宛了,畢竟德宛剛接收一個熱乎乎的小包子,根本不能跟了去。那麼,有望隨駕的妃嬪就少了個對手。

這段時間,妃嬪們一個個或是打扮的花枝招展在康熙面前晃悠,或是一副孝順媳婦的模樣在兩位太后面前盡孝,一時間宮廷治安好上不少,大有奉行聖人之言“君子動口不動手”的架勢。

結果走的時候,康熙帶走的只有生下了十二阿哥的萬琉哈氏以及另外幾個貴人。帶去的皇子除了大阿哥、三阿哥和四阿哥,竟然還有一個八阿哥,這很是出人意料。

而皇太后在臨行前偶感風寒,只能留在宮裡,望著好好的出行機會扼腕不已。

德宛看她這樣,倒笑了起來,“看來還是做婆婆的心疼媳婦兒。太后看臣妾眼睜睜看著別人出去自己不能動彈,想來是怕臣妾悶了,太后留下來臣妾也總算有個能走動的地方了。每天孝順孝順太后,看看孩子,這日子才充實呢。”

皇太后知道她是在開解自己,便也放開心思說起家長裡短來,這幾個月過得倒也鬆快。

聖駕最終是在上元節前後趕回來的。

估摸著太皇太后休息好了,德宛和宜妃一人一邊兒扶著皇太后來找太皇太后蹭聽的,當然五阿哥也領著哈宜呼和六阿哥做小尾巴來了。

負責給大家講解的是四阿哥,估計大阿哥在請安之後就直接跑惠妃宮裡給自個兒額娘單獨講解去了。

四阿哥講了不少關於盛京的見聞,其中最詳細的就是康熙建聖德神功碑亭的經過。四阿哥可是全程觀看了康熙御製碑文的經過,並對撰寫碑文的顧觀廬的書法讚不絕口,還特特央了康熙求得了一幅顧觀廬的書法條幅。

而且,這是四阿哥第一次真正認識到康熙身邊的朝臣。他對高士奇的博聞強識印象很深,在他的嘴裡,康熙不管問什麼他都能詳細回答,把四阿哥看的兩眼冒光。康熙看兒子這個樣子,又好好勉勵了他一番,鼓勵他好好唸書,爭取有一天也變成這樣。

隨後,為了安慰德宛的思子之情,四阿哥被允許回永和宮住一晚。

“額娘,兒臣此次見到固倫溫莊長公主了。她似乎對八弟特別的喜歡,而且對兒臣兄弟幾個很是冷淡。”四阿哥心裡很不舒服,想不出來自己哪裡不如八阿哥了。

“固倫溫莊長公主?”德宛對這個人似乎不大清楚,是誰呀?

“是孝端文皇后的長女,先嫁了察哈爾部蒙古林丹汗之子博爾濟吉特氏額爾孔果洛額哲,後來額哲沒了以後就嫁了額哲的弟弟阿布鼐。結果康熙十四年阿布鼐被削去爵位並被處死了,他兩個兒子布林尼和羅布藏也都一併被射死了。”

聽得阿布鼐這三字,德宛才想起這個公主是誰了。在現代的時候她也看過一些關於良妃衛氏出身的討論。有的說她的父親是正黃旗包衣、內管領阿布鼐,姓覺禪氏。還有的說,她就是這個蒙古親王阿布鼐和固倫溫莊公主的女兒,後來阿布鼐被定了罪,她才從雲端跌到了泥地裡。德宛來了以後,倒是見了這衛氏確實出自覺禪氏。可這次溫莊公主待八阿哥和其他阿哥的不同卻讓她很疑惑,難道衛氏的身份還有什麼謎團嗎?可是衛氏的臉,怎麼看都不像蒙古人呀。

但是,她記得溫莊公主的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