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得對偏將道:“看機會,耐心等待吧!”
周軍走了一個時辰後,隊伍忽然中斷了,後面不再有大軍跟來,又等了一會兒,還是沒有軍隊,李道玄頓時感到一絲不妙,這不是正好把自己包圍在中間了嗎?
想通這一點,他急令道:“立刻撤退!”
但已經晚了,身後忽然傳來一片喊殺聲,前後左右鼓聲大作,喊殺聲震天,不知有多少周軍從四面八方向他們包圍殺來。
“立刻向東突圍!”
李道玄大吼一聲,他翻身上馬,手提長槍率領士兵向東突圍,但他們已被三萬周軍包圍,對面周軍萬箭齊發,唐軍士兵一片片栽倒,叢林中到處是唐軍士兵的哀嚎聲和哭喊聲,李道玄措手不及,胸肩連中數箭,大叫一聲翻身落馬。
這時,一個雄壯的聲音響起,“我乃大周左衛大將軍尉遲恭是也,奉皇帝陛下之令告訴爾等,天子不願殺戮青壯,爾等立刻投降可以解甲歸田,若負隅頑抗,死路一條!”
尉遲恭連喊三遍,周軍停止了射箭,倖存的唐軍士兵早已魂飛魄散,紛紛舉手高喊:“我們願投降!願投降!”
“放下兵器,脫去盔甲,舉手出來免死!”
唐軍士兵再也不願打仗,求生的渴望使他們紛紛脫掉了盔甲,扔下兵器,一隊隊舉手向樹林走去。
這時,張鉉也在三千騎兵的護衛下來到了伏擊處,他見一隊隊狼狽不堪的唐軍士兵被押解出來,不由冷笑一聲,這個李道玄經驗太差,居然在距離官道百步外埋伏,難道不知道大軍在沿途都會部署巡哨嗎?
這時,幾名周軍士兵抬一副擔架出來,擔架上正是大將軍李道玄,他身中八箭,致命的一箭射在左胸,雖然還沒有斷氣,但已經迴天乏力了。
張鉉看了李道玄片刻,對他道:“你雖然勇氣可嘉,但卻不懂天意,天要亡唐,豈是你螳臂所能阻擋?安心去吧!我會厚葬於你。”
李道玄嘴唇動了動,最終還是斷氣了。
張鉉隨即令道:“以侯爵之禮將他安葬在洛交縣。”(未完待續。。)
第1241章 突破關中
李道玄的五千軍隊覆滅,這便意味著關中的北大門正式被開啟,兩天後,張鉉率領十五萬大軍進入了關中,並在渭河北岸的渭北倉駐下了大營,百名騎兵奔赴關中各縣,將大周皇帝的促降詔書送去各縣。
大周天子親臨關中,一時間關中震動,這個時候,各縣縣令不再有任何猶豫,他們或派子侄,或親自前往,紛紛趕往渭北倉周軍大營覲見大周天子,沒有人再把長安皇帝放在心上了。
雖然長安城門緊閉,官員們無法出城,但還是有不少先期逃出長安的朝廷官員趕去渭北倉周軍大營覲見天子。
此時渭水南岸也駐紮著一支唐軍,正是從漢中北上的李孝恭所率領的軍隊,他軍隊一共有一萬五千人,除了他從漢中帶來的一萬軍隊外,還有從上洛縣敗退回來的五千軍隊,也被他一併收編。
大帳內,李孝恭站在地圖前一言不發,心中在苦苦思索翻盤的可能,從兵力上看,他們並不算太糟糕,安定郡秦王那裡至少有五萬軍隊,長安城內還有五六萬軍隊,李神通有四萬軍隊,另外潼關和蒲津關還有三萬軍隊,加上自己的一萬五千人,差不多有二十萬之眾,如果能將這二十萬大軍捏成拳頭,他們完全可以在關中和周軍決一死戰,鹿死誰手還為未可知,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兵力太分散。
其實還有一個更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李元吉登基,這讓李孝恭心如刀剜,如果李元吉依然做攝政王,或許他為了大局,會承認李元吉的攝政王。
但李元吉登基,性質就完全不同了,李孝恭無論如何無法接受這個現實,他現在支援秦王登基,可一旦他接受李元吉登基,那就等於和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