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拖延了,拖延下去總要比現在就分崩離析家破人亡要好的多。走出房間的他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內,然後趕緊招來了往日裡自己最為信任的心腹:“趕緊去找街頭的人聯絡,至少要弄清楚,這一次日本和帝國之間的議和,能不能成!快去!快!”

那心腹點了點頭,趕緊向門外跑去。

……

今日加更,希望這本我們的世界大戰,能夠讓諸位讀者大人們喜歡!

109醜八怪

不僅僅是晉商在因為這場戰爭而苦惱,也不僅僅只有那些叛國的人和大明帝國的敵人們在為這場戰爭而苦惱,一大群為了自己的國家默默奉獻的人們,也同樣在為這場戰爭引發出來的問題,鬱悶和苦惱著。

蚩尤公司還有1014廠兩家單位,是全世界第一個開始接觸並且設計坦克的工廠,他們也可是說是這個世界上目前為止最權威也最前衛的坦克生產設計機構了。而現在這兩家的高階工程師們,正聚在一起為了新軍提出的坦克改進要求,凝思苦想到崩潰。

在實戰中,1號坦克面對鋼筋混凝土防禦工事的時候,火力顯得有些疲軟,這直接影響到了這種裝甲車輛在突破敵軍防線這個“本職工作”上面的表現。反饋回來的要求也非常簡單,那就是想辦法給這種新式坦克安裝上更加兇猛的火力。

陸軍給出的選擇其實並不多,說實話其實軍火商們手裡可以選擇的武器種類也並不多。陸軍希望可以安裝75毫米以上口徑的火炮,作為突破敵軍防線的重火力支援武器來和1號坦克混編。

而想法周密的王珏還有一部分新軍將領則已經把目光看向了更遠——為了對付可能出現的敵軍坦克,王珏懇請設計師們研製一種火力更為兇猛一些,使用穿透能力更強的50毫米口徑長身管火炮作為武器的“獵殺型坦克”。王珏希望可以用這種坦克作為未來的秘密武器,將那些已經擁有坦克的對手擊敗。

而炮兵提交上來的需求報告更加讓人覺得荒謬,新軍那些用牽引式火炮伴隨過裝甲部隊突擊作戰的火炮單位早就受夠了自己手中那些不方便的牽引式火炮,他們請求部隊設計出可以“跟著坦克一起前進,並且可以隨時射擊的火炮。”

反正前線的部隊站著說話不嫌腰疼,只是無窮無盡的在訴說著自己的需求,絲毫不同情後方武器設計部門那種欲哭無淚的窘境。如何滿足五花八門的前線需求,成了這些設計者們最頭疼的事情。

最先完成了設計的,竟然是支援炮兵們的要求,設計師們很快就完成了一個醜八怪一樣的設計——他們直接拆掉了1號坦克的前駕駛艙還有炮塔,將敞開的地方加上了一面炮盾,然後把步兵還有騎兵用的100毫米野戰炮架上了車,直接完成了一款自行榴彈炮設計。

這款設計用固定敞開式的戰鬥艙解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包括戰鬥成員人數增加導致的空間緊張,以及100毫米口徑榴彈炮後坐力巨大坦克容易側翻等問題。而且利用現有的成熟技術,也大幅度的減少了設計成本還有時間。所以在定型之後1周,就有兩輛樣車被送往前線,供新軍的炮兵部隊使用評估。

誰也沒有想到,為了貪圖省事和方便採用的“湊合”設計,竟然成了廣受炮兵們好評的經典,於是敞開戰鬥艙室的外形醜陋無比的履帶式自行榴彈炮,就成了大明帝國機械化炮兵形象的代言人。

解決了第一個難題的蚩尤公司還有1014廠立刻發現了一個問題,1號坦克的生產車間似乎要再一次擴建了。因為如果被稱作1號榴彈炮的自行火炮透過了前線士兵的使用測試,那麼很有可能1號坦克的底盤需求量,要遠遠大於炮塔需求量了。

這是組織生產的車間負責人還有董事們需要操心的事情,如何能讓坦克扛起50毫米口徑長身管火炮,以及75毫米短管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