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此時,距離劉和從長安出逃,已經整整過去了一年。
這個使者名叫段訓,與歷史上那個篡改朝廷旨意,協助公孫瓚處死劉虞的傢伙同名,是董卓派來的。
年初的時候,劉虞向朝廷上書,請求加封太師董卓為大將軍,加封冀州牧韓馥為安北將軍,表韓馥麾下將領張郃為建忠將軍;表奮武將軍公孫瓚為青州牧,加封平東將軍;表渤海太守袁紹為幷州牧,加封安西將軍;加封侍中劉和為護烏桓校尉,加封廣陽閻柔為護烏桓司馬。
這封長長的奏章由丁況親自攜帶,秘密潛往長安之後,託人呈於司徒王允的手中。
王允對劉虞父子素無惡感,否則當初也不會暗中委派大劍師王越護送劉和出武關,回幽州。他對劉虞在幽州的艱難處境非常理解,也很讚賞劉虞這種顧全大局,鎮守邊塞的做法,所以費了不少心思,勸說董卓同意劉虞這封上書。
此時的皇帝劉協,還是個娃娃,根本沒有任何權力,不過是董卓手中玩弄朝臣的一件有利工具,劉虞寫給朝廷的上書,說白了就是寫給董卓看的。
董卓看了劉虞的上書之後,比較滿意,覺得劉虞如此上道,遠在幽州還想著讓朝廷加封他為大將軍,於是便要同意這個方案,除了將袁紹擔任幷州牧和安西將軍的任命去掉之外,其他的任命便按照劉虞的意思來辦,同時加封劉虞為驃騎大將軍,總理河北一切事務。
董卓的女婿李儒卻在這個時候提出質疑,建議董卓將其中幾個關鍵人物的任命做出調整。
李儒的質疑是不能讓劉虞在北方的權力過大,既然加封他為驃騎大將軍,那就應該收回幽州牧的任命,只讓劉虞頭上頂著太傅和驃騎大將軍兩頂虛職帽子,不要分給他實際的地盤。同時,李儒對於偷偷跑回幽州的劉和也非常警惕,建議董卓不要給劉和在北方委任實職。
董胖子對於女婿李儒的意見通常都很重視,而李儒說的這些也不是沒有道理,所以就動手將劉虞報上來的任命建議改了一個面目全非。
最終,朝廷正式頒發下來的冊封命令成了這樣:加封太傅劉虞為驃騎將軍,掌管冀州、青州、幽州和平州事務;由奮武將軍、薊侯公孫瓚接任劉虞幽州牧之職,同時擢升公孫瓚為安北將軍;由廣陽人閻柔接替公孫瓚出任護烏桓校尉。
加封原冀州牧韓馥為護軍將軍,改任青州牧。韓馥麾下將領張郃,被封為振武將軍。原渤海太守袁紹,接任韓馥為冀州牧,加封安東將軍。加封遼東侯、平州牧公孫度為安遠將軍。加封河內太守張楊為度遼將軍,兼領幷州牧。
擢升侍中劉和為御史中丞,自接令之日起,赴長安覆命。
朝廷使者段訓按照路程遠近,首先到了河內,向張楊宣佈了朝廷的授權和任命,接著又來到了鄴城,向袁紹宣佈朝廷的任命。
袁紹接到朝廷授予他冀州牧和安東將軍的命令之後,喜憂參半,不知道是該拒絕還是接受。
袁紹喜的是自己費盡心機想要謀取的冀州牧之職,董卓直接以朝廷的名義冠冕地賜給他,今後再對韓馥動手那就更加佔得住理,反倒是韓馥現在不知道該怎麼辦。袁紹更加高興的是劉虞父子這次看似風光,個個升官,但實際上卻是沒有一項實權,屬於完全被架空了。
袁紹憂的是董卓現在開始防備自己西進的舉動,所以寧願將冀州這塊肥肉丟給他,然後提拔張楊出任幷州牧的職務,以此來牽制和防備於他。另外,董卓任命公孫瓚為幽州牧的做法也很不友好,這對袁紹而言始終是個大患。
謀士田豐建議袁紹先接受朝廷的任命,然後靜候韓馥、公孫瓚和劉虞等人的反應,如果其他人也願意接受,那己方也沒吃虧。若是其他幾方不願意接受,己方便閉口不提朝廷任命的事情,到時候同樣也不吃虧。
袁紹想一想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