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著劉和完婚的機會,正好可以讓兒子開府另過,這樣屬於劉和的空間就能再開闊一些,免得父子兩個總是呆在一起,難免有些束手束腳。
劉和如今雖然住進了新府宅,但家中的賬目支出還是由大歐氏負責打理,每天的晚飯也是一家人一起吃。為了增進家人之間的情感,劉和專門讓城中木匠製作了一套仿西方的那種長條餐桌,這樣既能讓家人之間親密交談,而且還不動聲色地改掉了大家跪坐在臥榻上吃飯的習慣。
最讓劉和無語的是,搬家的時候,劉和本來是要將西院書房內那些新式傢俱挪到新府宅那邊的,結果被劉虞給攔住了。劉虞告訴劉和,西院書房還給他保留著,這樣顯得親近,劉和信以為真,結果過幾天回來看時,劉虞已經老神在在地坐在太師椅中閱覽起了從親家蔡邕那裡借來的書卷。
見到劉和時,劉虞也不難為情,理直氣壯地告訴兒子,書房得有人每天清潔打理,讓別人幹這件事情他也不放心,索性便自己來做。
好麼,劉和被自己親爹“算計”了一把,也沒地方說理,只得催著幾個木匠抓緊時間趕製自己書房內需要用的全套傢俱。好在這幾位匠人已經做過兩套新式高腳傢俱,現在是熟門熟路了,倒也不用劉和等的太久。
劉和搬入公子府的第二天,登門拜訪的人便絡繹不絕而來,似乎大家早就在等著這一天似的。
一開始來人還注意點形象和身份,都是趁著入夜之後才會乘坐馬車悄無聲息地前來,到了後來因為想要拜會劉和的人太多,也不知道誰第一個壞了規矩,因此只要看到劉和在府中時,大家也不再分黑夜和白日,趕緊就往公子府中擠。
第一撥趕來拜會劉和的是幽州各郡太守派來的信使,他們在劉和完婚之前便已到了薊城,這次急不可耐地單獨拜會劉和,卻是想為本郡多爭取一些好處。
比如新上任的漁陽郡太守尾敦就派了郡裡的學官掾史、田曹掾史、金曹掾史三位分管文教、墾殖和財政的官吏前來拜會劉和,希望能從劉和這裡為漁陽多討要一些進入幽燕書館就讀計程車子名額,一些上等的種子和農具以及州里剛剛設立不久的扶貧救濟基金。
別郡的官吏前來拜會劉和,總要帶些價值不菲的禮物,尾敦派來的這幾個傢伙卻是兩手空空,而且理直氣壯地說漁陽如今一貧如洗,實在窮得沒錢給公子送禮,因此迫切需要公子的幫助。
劉和被尾敦這一手搞得哭笑不得,他有些好奇地問那位主管漁陽郡文教之事的學官掾史:“漁陽如今人口稀少,要這麼多的名額回去幹什麼?”
學官掾史是位五十多歲的嚴肅老者,他回答劉和:“正因為漁陽如今人口稀少,因此更加需要讀書人前來教化民眾、治理郡縣,否則長此以往,漁陽的百姓只會越來越少!”
劉和又說:“漁陽想要多一些的名額,應該去找韓州牧和蔡大學士,我只負責幽州的軍務,管不到這些事情的。”
那位學官掾史賴著不走,對劉和抱怨說:“臨來薊城之前郡守大人特意交待過,漁陽的所有事情去找大公子即可,還說大公子離開狄平之前承諾過,如今你卻推三阻四的,分明是想賴賬!”
劉和轉頭看看漁陽來的田曹掾史和金曹掾史,兩人一起使勁點頭,看架勢尾敦也是這麼跟他們說的。
得,看在漁陽這幾年被禍害不淺的份上,劉和說什麼也不能讓幾位“老爺”空著手回去不是?他將撥給漁陽郡的學子名額從六個增加到十個,又親筆寫了一個條子,讓馬城農具坊優先供應漁陽三百副重型曲轅犁和兩百副輕犁,最後還得給尾敦撥去一筆特殊的扶貧救濟款子。
劉和這邊還沒有把漁陽來訪的官員送走,護衛陶寬前來向他稟告:“公子,涿郡有幾位官員手持太守張瓚的信箋在府門外求見。”
“得,又來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