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中冷笑不已。他派人悄悄前往賓徙給韓忠送了一封信,信裡提醒韓忠這次是有意放他一馬,若是不知好歹和進退,下次可就不是這樣的結果。韓忠收到徐晃的信後不敢聲張,急忙備下厚禮,讓人悄悄送到陽樂城,祈求徐晃給自己留條活路。
徐晃沒跟韓忠客氣,收下了這份不要白不要的禮物,等到韓忠的人一走,他立即派人帶著這些禮物去見遼東烏桓人的大頭領蘇延僕,又從蘇延僕那裡換回來一些糧食和草料。
如此一來,陽樂城內三千度遼軍的糧草問題得到解決,估計一直吃到五月間去還有剩餘。
徐晃雖然出奇制勝,但卻毫不驕功自滿,他甚至都沒有向令支軍部詳細彙報奇襲賓徙城這件事情,只是報告說已經解決了糧草和箭矢問題,可以一直堅守陽樂城,還請鮮于銀不必牽掛,只管放心督造大船,加緊做好攻遼準備。
身處令支城的鮮于銀從情報渠道獲知了徐晃在陽樂城的出色表現,心裡首先想到的卻是大公子劉和。當時鮮于銀向劉和索要慕容平和孫禮其中一個擔任自己的副將,而劉和這次卻是少見的沒有答應,逼著鮮于銀接受了剛剛從白波谷來到幽州不久的徐晃擔任自己的副手。
鮮于銀如今想來,才知大公子對自己真是沒得說,竟然捨得將徐晃這種智勇雙全、不可多得的猛將分到了度遼軍。鮮于銀給徐晃回信,鼓勵他繼續按照自己的想法指揮作戰,但是也要注意自身安全,千萬不可操之過急。
鮮于銀又向薊城司令署彙報戰果,要求為徐晃和三千將士記功。劉和接到請示之後,大筆一揮,在上面寫道:“有勇有謀,活學活用,此戰可為講武堂經典案例,以供各級軍官學習研究!”
講武堂,便是在去年居庸密晤之後,按照幽州的既定戰略即將創辦的兩所武院之中的一所,專門培訓各軍在職的中高層軍官,讓他們系統掌握各種戰術,學會正確的指揮方式,理解幽州的戰略規劃,提升眼界和思想層次。奇襲賓徙城之戰若是入選了講武堂的戰例,自然是難得的榮譽,對於度遼軍和徐晃而言,都是巨大的鼓舞。
除了講武堂,還有一所專門從士兵當中選拔培養底層軍官的武院,劉和取名為“大漢興武軍事學校”,簡稱為“興武學校”,目前尚在選址和籌建之中。相比於講武堂,興武學校的規模更大,教授的是基礎性的軍中技能和本領,一旦創辦之後,必然會將劉和置於輿論的巨大壓力之下。(未完待續。。)
第三一二章 徐州急變
曹操覬覦徐州陶謙的地盤已經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早在酸棗會盟結束的時候,關東各路諸侯實際上便分成了兩大陣營,其中以袁紹、曹操、劉表為一方,而袁術、陶謙、公孫瓚又為一方。
隨著時間的推移,袁曹這方的勢力日益強大,而公孫瓚卻被劉虞父子給逆襲了,如今只剩下袁術和陶謙勉強對抗著袁曹劉,形勢卻是越發危急。
為什麼說公孫瓚勢力被劉和消滅之後,陶謙的處境越發危急了呢?陶謙不是派人跟幽州劉和搭上線了麼?以劉虞父子現在的實力,比起公孫瓚當初的實力只強不弱,徐州抱緊幽州這條大腿,應該高枕無憂才對啊?
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幽州距離徐州太遠,中間隔著袁紹,海路隔著公孫度,劉虞父子不可能給徐州提供太多的庇護;二是陶謙的另外一個盟友袁術不是什麼好鳥,劉和十分厭惡,因此只要陶謙跟袁術還在結盟,幽州就絕對不會摻和進來,更不會投入很大的本錢幫助陶謙,頂多也就是賣點武器鎧甲之類的給徐州。
實際上,若是按照原來歷史軌跡的發展,早在兩年之前老曹就該對徐州下手了,但因為劉和在這個時空之中強勢崛起,徹底打亂了原來的格局,所以不僅陶謙多活了兩年,而且徐州也安然平穩地度過了兩年。
兩年時間雖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