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尹治平便沒有再多留。與林芝苓又閒話了幾句後,便出言告辭。但最後臨走時,他還是把終南山古墓所在的位置告訴了林芝苓,希望林芝苓還是會用到。

趁著夜色回到驛館後,離天亮已沒有幾個時辰。尹治平也未休息睡覺,又是打坐一番,直到天亮。

今日便是進宮面聖的日子,尹治平待天亮收功下床後,洗漱一番,從包袱裡取出早在襄陽就已做好準備面聖時所穿的一件新道袍換上,然後出門與呂文德一起用過了早做,便等著宮中來人召喚。

靜候坐等了約摸有半個時辰左右,有一名宮中的宦官來到驛館傳旨,讓呂文德與尹治平二人進宮面聖。

二人便隨那宦官而行,出了驛館,已有一架馬車在門外候著。二人隨著宦官一起上了馬車,往皇城行去。到得皇城宣德門,下馬車步行而入皇城。

臨入皇城前,有禁衛搜了下身,確認二人身上未攜帶兵刃。尹治平也早知免不了此節,不但隨身的銀龍劍未有配帶,便是紫薇軟劍也一併解下於房中藏好,免得搜身時被發現以至節外生枝。

簡要搜過身沒問題,禁衛便即放行,二人再隨著那宦官往內而行。

ps:感謝“錦書難託”書友所投的月票,感謝“那時曾經年少”書友的打賞。

第二十六章朝天子

宋代的建築風格與以前朝代的建築相比,有了很大的轉變。漢唐時期,建築崇尚雄偉壯麗、規模龐大。而宋代的建築一般都規模較小,但卻更為精緻秀麗、絢爛而富於變化,出現了各種複雜形式的殿閣樓臺等。不再一味的求大,而更加追求精巧變化與細節的雕飾。

從宋朝建國伊始起,大部分北方地區便一直淪落於異族之手。陝西地區最初雖未淪落,但也一直是邊鎮之地,所以發展的重心也一直是軍事。靖康之難後,陝西也遭淪落。

因為一直都是軍事重地,所以宋朝的這種建築風格變化並未怎麼擴及影響到這等邊地。再加上唐朝的都城長安就在陝西,所以陝西還基本保持延續著唐朝的建築風格。終南山上的重陽宮也是一樣,建築多高大宏偉,而少於精工細造。

自古以來,南北的建築風格本來就有些不一樣,再加上這種朝代的落差,更是差別及大。尹治平自來到這南宋都城臨安後,更是能明顯地感覺到這種建築風格的差別。作為一朝國都,自是會處處體現出這個朝代建築風格的特點。而作為城中之城的宮城,大宋天子的起居之處,皇宮的建築,更是把這種風格體現到了極處。

尹治平一路隨著那宦官而行,但見處處皆是雕樑畫棟,精工細作,便是不引人注目的角落處,亦有著精美的花紋修飾。注目之處,皆給人以美的感受。雖規制宏偉有些不足,跟他前世旅遊參觀過的北京故宮也不能相比。但精美之處,卻是有如仙闕。

宋朝的皇宮正殿名曰文德殿。北宋時的東京汴梁城如此,南宋時的臨安皇宮基本按照東京舊制而造。所以除了些許不同外,幾座大殿基本都是一樣,名稱也是沿用過來。

不過文德殿一般不輕易啟用,除了每月的正式大朝會,以及一些國家大殿外,皇帝一般不在文德殿視朝。平日朝會,朝見大臣商議政事的地方,則是在文德殿後面的垂拱殿,這才是皇帝日常處理政事的地方。

但今日理宗皇帝召見呂文德與尹治平這兩位創下襄陽大捷的功臣覲見。卻是特意在文德殿視朝,並特例開了一次大朝會,在京四品及以上官員都需來參加。

襄陽大捷實乃是自南宋與蒙古開戰以來,豈今為止所獲得的最大一次勝利。而且這次大捷上,尹治平陣斬了蒙古大軍的統軍主帥忽必烈,這也是宋蒙開戰以來所斬殺的蒙古最高將領,尤其忽必烈還是蒙古親貴,有王子身份,乃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子孫。能殺得這樣一位蒙古方面的重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