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觀內客堂中。落座後,幾個道童過來給客人端來了茶水。茅道長有些抱歉地說:“這些年災民大增,我觀常年接濟,存糧已然不多了。觀內沒有什麼好的招待貴賓,萬望見諒。”

早就知道這是這位道長隨時都要自我標榜,幕僚忙藉機給茅道長戴高帽子說:“道長高義,心懷萬民,悲天憫人,難怪道術高超,能製出長生之丹。”

茅道長馬上謙虛道:“哪裡哪裡,那所謂長生之丹不過是外人妄加推崇之詞,只是養生之丹而已……”

太子幕僚忙藉著話茬說:“即使是養生,也是造福大眾之行,道長定是有道行的人。”

茅道長呵呵笑起來。

太子幕僚見他高興,也笑著說:“我承東宮太子之託,前來相請道長進宮。勸慰皇上養生,為皇上煉製丹藥。”

茅道長驚得瞪大眼睛:進宮去為皇帝煉丹?!這是大事呀!日後史書上都會留下姓名!無上的榮耀啊!

幕僚見茅道長說不出話來,還以為茅道長猶豫不定,忙又說道:“道長也該知道,這幾年收成不好,各地災民無數。皇上為此殫精竭慮夜不成寐,明顯有欠保養。太子殿下是個至孝之人,非常在意皇上的康健。所以想請一位名聲遠揚道術高深的道長入宮覲見皇上,說服皇上愛惜身體,尋求長生之道。若是道長能入宮,不僅為太子盡了一份孝心,也為天下蒼生盡了一份對皇上的愛心……”

茅道長合攏了嘴唇,手捻長長的灰白鬍須,含笑點頭,表示贊同:對方既然這麼說,看來是已經定下來了,自己要有些風度……過去師兄對自己說什麼不可過於富貴,窮則長命富則短壽云云,真是無稽之談!這種名利兩收的好事,別人求都求不來,哪裡會帶來什麼禍事?

太子幕僚又說道:“道長若是去向皇帝演說養生之法,以丹藥之補求康健長生,道長之名必垂青史不說,道長所在道觀也會因此更加興旺,也許會歷世幾百年,不僅京城及這周圍百姓會熟知霄雲觀,全國官民都會對此處深懷敬仰之意。許多人會不遠千山萬水前來拜訪,為道觀平添無數香火。這可都是造福於民的好事,就是道長不為一己之私,也該為道觀和修道之士們考慮。”

這些話句句正打在茅道長的心坎上,自己成就之巔,就是霄雲觀哪!讓自己苦心經營的道觀聞名於世,平生之願足矣!茅道長說道:“貧道三生有幸能得太子之邀,敢不從耶?請給貧道三日料理觀中事務,然後隨君等進宮。”

幕僚很滿意,雙方行禮道別,東宮的車馬又一路回去,但如此聲勢已經讓京城內外盡知太子有意請茅道長前往宮中,為皇帝行養生之術,以示自己的孝心。大家對茅道長真是又羨慕又嫉妒,要知道,能到皇帝身邊的人,普天下能有幾個?茅道長就是再有名,再有道,也不能跟皇家的榮耀相比呀。這下,可算是登堂入室,名垂青史了。一時間,來霄雲觀慶賀的同行道友絡繹不絕,眾人都紛紛說好話:“道長有今日,乃是常年樂施行善之結果,算是大成了啊!”

“祝道長此去,鵬程萬里,扶搖青雲。”

“我觀與霄雲觀長年有交,望道長提攜……”

“道長若是進宮煉丹,我觀所有珍稀藥材均憑道長取用,只是希望道長向皇帝提一下我觀之名……”

這麼多溢美之詞,讓茅道長如飲瓊漿。有時,他也會想起自己烏鴉嘴的師兄說的什麼福之禍之所依之類的喪氣話,可是他仔細想來想去,怎麼也看不出進宮能有什麼不好的地方:他煉的養生丹助陽補氣,若是服用合理,不該有壞處。他多年研習有關養生的道家古籍,頗有些心得,肯定能對皇帝的保健有啟發……他是不會辜負太子這番孝心的……

三天後,茅道長坐在絹花盤繞的敞篷馬車中,被許多道士持幡護送,跟隨著太子幕僚,到了宮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