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她那方正的臉盤相配,又自有一種端莊持重的儀態。特別是,當笑容從她那恬靜的嘴角舒展開來,稍稍露出一排整齊潔白的牙齒時,則更能顯示出女性美的神韻:這是青春煥發出來的和悅光彩,也是成熟展現出來的慈善容顏。”在電影裡,人物的年齡與相貌早為導演對演員的選定、化裝師的裝扮和攝影師的配光決定了,上述文字似乎純屬多餘。而且,像黃大香那種笑容,單憑這兩行文字的描述更是無法模擬,演員只有在完全把握住了這個角色的心態神韻、精神風貌之後,憑藉他自己的生活體驗,才會自然而然地表演出來,可這時侯已經不在乎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具體笑法,只要求做到神似就好。於文學作品而言,類似的肖像卻描寫卻正是啟示和引導讀者(也包括導演與演員)在閱讀時逐步心領神會,最終獲得一個完整的、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不可或缺的一環,不寫這些還絕對不行。

不僅肖像描寫,環境描寫也一樣。像小說《左青石》一開始就用了大段的文字去描寫青石鎮的景物,寫青石峰、青石庵、青石橋、青石長堤、青石鋪成的街面,以營造出一個古樸、偏遠、閉塞、遲滯的社會環境與自然環境,不寫這些,故事無法鋪展,人物無處安放。電影同樣少不得類似的場景,但它的表達似乎沒有這麼的“煩瑣”,一二個推移搖拉的外景鏡頭就足以解決問題。導演執導的文字也許就一句話:一處南方的山鄉小鎮。導演之所以可以這樣交代,是因為他不必面對讀者,只要心中有數就行,他的“煩瑣”功夫不在紙上而在選景、佈景、取景上。導演“胸有成竹”不必形成文字,文學作者“胸有成竹”卻必須書寫成文,因為讀者,包括導演都必須得看看那根“成竹”究竟如何,是否適合影視劇的拍攝。儘管很有可能那個集中了一大堆青石結構景觀的小鎮子不易找到,或許它本來就不存在,然而,體現於個性之中的那種共性:古樸、偏遠、閉塞和遲滯,具有這些特點的南方的山鄉小鎮卻不難找到。

五,人物形象是透過故事情節的發展而逐步顯現出來的,情節是人物在時間與空間裡活動的情形,所以,時間的推移與地點的轉換必須隨時隨地交代清楚。

時間,如“四九年”、“三十年過去”、“春去秋來”、“又是一年春草綠”等,在文學作品中,幾個字就交代明白了;在影視作品裡,也可以直接使用字幕,儘管現代影視作品的音響效果很好,但口語畢竟有著方言差異,有著同音近音可能造成歧義的毛病,不及字幕簡單明瞭。但更多的表達方式是在不同的影像之間,如“春去秋來”可以在“百花盛開”與“秋月沉江”之間使用“淡入”“淡出”或“疊印”“切換”等技巧處理,影像放映的時間不過一兩秒鐘,同樣不顯繁瑣,只是,如果文學作品採用這種方式,把“百花盛開”、“秋月沉江”的情景作一番描述,那文字就難免顯得羅嗦而冗長。

地點,如北京、巴黎、紐約等,在影視作品中,通常用標誌性的建築物借代,如,以鐵塔作巴黎的形象大使,拿天安門作北京的代表,用自由女神的塑像象徵紐約,形象直觀,。但任何藝術處理方式都不是絕對的,有時候很貼切,有時又反而弄巧反拙。至於文字作品,如果也鐵塔、天安門、自由女神地敘事,那就夠煩人了。不同的藝術,其詳略處置的選擇角度並不相同。任何一幅影視畫面,如果要用文字具體詳盡地描述出來少不得幾十幾百字的篇幅,還不一定理想。

六,導演劃分鏡頭時,往往在文字上加註一些十分簡潔的技術性處理意見,如‘遠景’、‘近景’、‘特寫’、‘特技’、‘仰拍’、‘畫外’等。我覺得文學創作很可以借鑑,使文章場景的轉換更加清楚,結構層次更顯分明。上述幾個影視文學劇本,當進行時空轉換較快,跳躍性較大的敘述時,雖然沒有照搬那些影視專業術語,卻也用瞭如[解說]、[回憶]、[插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