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
公孫紀左看看,右看看,發現大家臉上流露出來的都是一副“你不去誰去?”的表情,只好硬著頭皮說道:“既然大公子和諸位同僚如此信任在下,吾便負責押送第一批軍資糧草前往馬城。”
到了此時,公孫紀再想推辭和反對,已無可能,除非他當眾撂挑子不幹,辭去幽州從事這一職位。
真要是那樣,估計議事廳中有不少人會樂意見到。
定下了第一個負責押送糧草的人選,接下來劉和與眾人經過一番商議,又分別給鮮于輔、鮮于銀、趙雲分配了任務,其中鮮于輔主要負責薊城北部數縣的催糧押運任務,鮮于銀負責薊城西部數縣的催糧押運任務,趙雲則負責薊城南部數縣的催糧押運任務。
薊城北面主要有昌平和軍都二縣,再往北便是地勢險要的居庸關,出了居庸關就進入烏桓人棲息生活的居庸縣,催糧押運的隊伍越往北面就越容易受到襲擊,所以任務最重,由騎兵都尉鮮于輔親自負責,更為妥當。
薊城西面主要的產糧縣是廣陽、良鄉和涿縣,這些地方一直處於劉虞的管轄之下,不曾受到公孫瓚勢力的染指,讓鮮于銀負責前去催糧押運,雖然糧草的數量最多,但任務難度並不算大。
薊城南部有安次和方城等縣,所處的位置比較敏感,已經靠近了公孫瓚控制的範圍,由曾經在公孫瓚帳前效力的趙雲前去負責催糧押運,更便於處理一些突發和意外的事情。
以趙雲的本領,劉和其實更想將他派往馬城,直接在老爹的帳前擔任先鋒,但考慮到趙雲初來咋到,資歷尚淺,缺少威望,所以只得大材小用,先讓他從運糧這種普通任務開始做起。
李嚴現在等於是州牧府的“辦公室主任”,劉和大事小事都離不開他,自然不會跟趙雲一樣派出去執行任務。李嚴雖然是文士出身,但對於行軍打仗並非一無所知,相反的,他在很多方面足以給劉和當老師了。等其餘幾人分頭離開之後,有李嚴負責薊縣城內的防守,也是可以勝任的。
除了確定運輸糧草的行動計劃和人選,州中還有一些其他事務也需要進行安排和部署,如緊急從各地徵調一批馬車和牛車作為運輸工具,從各縣徵發一批民夫修築和加固城池,從冀州和遼東兩地購買糧食等等……
但這些事情已不是關鍵和重點,劉和無意跟趙該搶權,所以對於後面這些的具體事務並不插嘴,只是坐在那裡仔細傾聽,不時還點點頭表示贊同,這讓趙該和負責具體事務的一些官吏覺得還算滿意。
劉和的身份雖然尊貴,但他若是事事都要指手畫腳一番,不僅會讓州中官吏覺得束手束腳,而且也容易導致人浮於事和權責不明,倒不如放權給趙該等人,讓大家各司其職。
對於稱職的上位者而言,其實只需要做好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給手下人定下一個明確的目標。這個目標一定要具體、要可行,有了這樣一個目標在前方引領大家,就不會犯路線和方向上的錯誤。
第二件事情則是把手下的人用好。人是做任何事的根本和關鍵,有的人適合謀劃卻不善於親力親為,有的人適合衝鋒在前卻不善於總結歸納,有的人善於守成,有的人善於進取,有的人喜歡冒險和刺激,有的人喜歡穩定和有序……這些不同特點、不同性格的手下,並不存在絕對的優劣差別,只是看他們所做的事情是否屬於自己最擅長的領域。
一個時辰過後,需要商議定奪的事情都已得出了結果,於是劉和參加的第一次議事結束,效果似乎很不錯。
第七十八章 先天不足
當日州牧府內議事結束之後不久,薊城之中便傳開了大公子與趙別駕將計就計除奸掃惡的傳聞,雖然一些細枝末節的地方難免有添油加醋之嫌,但大概內容還算屬實,沒有跑偏的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