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秦王妃大崔氏所生,群臣商議後認為。有漢朝慄姬和郭皇后的事例在先,這些罪人所生的兒子是沒資格主持葬禮的。因此最後居然是由秦王府的幕僚主持了葬禮。
楊堅與獨孤伽羅親臨了秦王府,一直住到了楊俊下葬,在這次的葬禮上,楊俊的長女永豐郡主,痛哭流涕,不吃不喝。
楊俊還有一位忠心的屬下王延,自從楊俊死後就絕食數日,下葬的當天更是痛徹心肺,哭得當場吐血而亡,楊堅感嘆於他的忠誠,命令將其葬於楊俊的墓旁。
這次的送葬過程中,楊堅下令把楊俊生前的那些奢侈豪華的日常用品全部燒掉,還拒絕了秦王府幕僚為秦王立碑的要求。
楊堅在下葬儀式完成後,還專門對著參加葬禮的群臣訓誡道:“如果要留名,記載在史書裡就足夠了,哪用得著立碑刻字?如果子孫後代無法保住家業,那就算立了碑,最後也會給人砸掉,白白成為人家的鎮石而已。”
當天晚上,楊堅在秦王府上做了場白喜事,宴請了所有來參加楊俊葬禮的官員,還特地把免官在家的高熲也請了來。受到秦王逝世的悲傷氣氛的影響,在場所有的人都沒有吃飯的心情,獨孤伽羅更是不停地抹眼淚。
高熲來後,見到楊堅時唏噓不已,慨然流淚,而獨孤伽羅對著他也是潸然淚下,相顧無言。
最後還是楊堅打破了這個氣氛,對著高熲大聲地說道:“是你辜負了朕,朕沒有什麼對不起你的,你是自作自受。”
楊堅訓完高熲後,又對著左右的近臣們說道:“高熲服侍了朕這麼多年,朕對待他勝過自己的親生兒子,即使不見他的面,他的面容也會一直在朕的面前晃。但這次他免官回家,我就象把他給遺忘了一樣,再也想不起這個人。
所以你們這些臣子千萬要引以為誡,朕離開了誰都能過,高熲朕都可以免官,別人更不在話下,所以你們千萬別試圖要挾朕,自認天下第一。”
當夜宴會結束後,楊堅和獨孤皇后又回到了仁壽宮。
沒過半個月,高熲家就有人密告楊堅,說是高熲回家後情緒低落,他的兒子高表仁安慰他說:“當年司馬懿被免官回家,最後裝病不入朝,終於利用了對手的大意而得到了天下,您今天也被免官,又怎麼知道這不是洪福齊天的徵兆呢!”
楊堅聽到這訊息後大怒,立即把高熲抓了起來,交給內史府審問。過了幾天後,審問的官員又查出曾有尼姑與和尚對高熲說過:“開皇十七年和十八年,皇帝會有大難,十九年則躲不過去。”
楊堅連夜回了大興宮,怒不可遏地再次召集了大朝會,在會上,他說:“帝王受命於天,怎麼是以力就能求得?孔子是至聖大儒,也無法取得天下,高熲和他兒子談話,自比宣帝司馬懿,這又是何居心?!”
大理寺丞楊遠當即就請求按照律法將高熲斬首。
而楊堅則搖了搖頭,說道:“朕前年斬了虞慶則,今年斬了王世積,要是現在再殺高熲,那天下人會怎麼看朕?”
於是楊堅下令赦免了高熲的死罪,將他除名為民,連齊國公的爵位也剝奪了。
經過了這次的事情後,高熲的勢力被徹底打擊,一蹶不振,尚書左僕射一職暫時空出,楊素以右僕射的職務總領朝政。
牛弘擔任了吏部尚書,負責官員的選拔,高孝基為侍郎輔之,二人配合默契,選擇考察官員時盡心竭力,明察秋毫。在這幾個月裡,政治鬥爭告一段落,大家都相安無事,反而成了開皇年間吏治最好的一段時間。
這段時間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賀若弼又因為酒後胡言,在家裡亂說什麼鳥盡弓藏的話而被人舉報,最後二進宮。
楊堅親自審理他的案子,對著賀若弼說道:“你有三個地方太過分:嫉妒心太過分;自以為是,說人壞話太過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