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到連娶媳婦的聘禮,都是八方來援……

“說到底,還是伏羲前輩給的這東西最為神異。”

楊戩將一張圖卷拿了出來,緩緩攤開,看著上面的漫天繁星。

‘此星象圖乃開天之後,天道尚未成型之前,掛在洪荒之上的星圖,與你所修玄功同源,亦為盤古大神所留。其中自有奧妙,你好生體會應有所得。’

伏羲說這些時,目光底部似乎有些深意。

這天地間,伏羲的推算、逆演,堪比聖人之能。

而且,聖人是寄身於天道,故而可借天道通曉天地之事。

但天道卻是在洪荒成型之後方才漸漸顯化,在天道之前的那段開天時期,反而伏羲能推演出更多訊息。

楊戩總覺得,這張此時看不懂的星圖,應該蘊含著有關**玄功的奧秘。

只是這裡面干涉的層次太高、所牽連之事太複雜,楊戩如今遠遠沒有達到觸碰的境界。

將‘開天星圖’收了起來,楊戩嘴角露出些輕鬆的笑意。

開山斧已經入手,他自是不想再忍耐片刻,回去稟告師父一聲,立刻就動身前去天庭。

可能會有連天大戰,也可能會有大勢爭鋒,更可能會直接牽動南洲的劫雲,將道門和天庭捲入其中。

楊戩之前已經做足了‘前戲’,兩次三番和天庭對立,卻又擺明立場,將瑤姬之事看做是自己的家事,不以道門的立場去幹涉天庭。

玉帝的算計,無外乎有三個目的——天庭的威嚴、求賢若渴的姿態、楊戩本身的氣運。

楊戩本以為自己和玉帝有這些默契,他第一次在龍宮故意呵斥太白金星,玉帝擺出了一副不以為意、禮賢下士的姿態,這就是他們隔空的默契。

但在天庭的威嚴和道門威望之間,兩者有了分歧。

楊戩並未倒向天庭,而是以道門弟子自居;玉帝想用楊戩的歸順落道門面皮、揚天庭之威的算計落空。

楊戩和玉帝的關係在兩道檄文之後,按理說已經達到了冰點,但在楊戩混入天庭時,玉帝又假借太白金星之手,讓楊戩尋到了瑤姬的所在。

這些,就是玉帝的第三重算計——楊戩本身。

龍宮招楊戩為女婿,玉帝也想招楊戩為天庭大將,楊戩身上的氣運和他所承載的變數與機緣,是玉帝和龍宮都想拿到手中的。

如今,楊戩決定將這些‘勢’整合之後,和玉帝攤牌。

開山斧已經在手,他的實力也必然超過了‘二郎劈山時本應有’的實力,此行楊戩有十足的把握,甚至不惜也大鬧一次天宮!

這場博弈,他和玉帝之間並沒有輸贏,兩者各取所需,有的只是些許得失罷了。

“當真心累。”

楊戩撇了下嘴角,若非他必須救回瑤姬,還要確保瑤姬和小嬋兒今後的安危,他如何會費這些力氣?

算計籌謀的多了,反而會影響修道的心境啊。

楊戩思緒陳雜,縱地金光施展了小半日,終於回了玉泉山。

他左手提著開山斧,沒和小嬋兒打招呼就走入金霞洞中,向師父覆命。

“此行可安順?”

玉鼎真人依然坐在那洞內的水潭旁垂釣,頭也不回的問了句。

“師父,三皇之神農、伏羲兩位前輩,讓我帶聲問候。”楊戩道,“此行多虧了兩位前輩照料,才能過三重試煉,拿到開山斧。只是,平白欠了火雲洞的恩情。”

玉鼎真人站起身,收起了竹竿,轉身對楊戩道:“你無需介懷,火雲洞他日會有一場災禍,你前去助拳,還上這段因果便是。”

“是,徒兒記下了。”

“你已然拿到了開山斧,接下來,當如何?”

“我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