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那位守將就只能忍下這口氣。
至於像什麼賑災放糧,這種十萬火急的事是不會提交到垂拱殿的,尚書省下的戶部會自行處理這件事,戶部的官員會在接到地方官的緊急公文後當即下令調集糧食賑災,否則要是連這種事都要經過早朝或內朝,那些災民們早餓死了。
所以說,在垂拱殿內所處理的政務,基本上都是那些不怎麼緊急,但是卻關乎大魏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國力盛衰的大事,即國策。比如開挖河渠、建造皇陵、增減賦稅,或者與他國建交、結盟之類的事。
當然,除此之外,中書省還得協助大魏天子監察尚書省六部的工作情況,將六部呈遞上來的一些近期處理的事件,逐一審批。若有疏漏與不足,則遣回各部,讓他們立即修改,總得來說就是有錯改正、無則嘉勉。
別看僅僅只是一個最終審批的步驟,但事實上工作量極大,即便是有中書省的官員協助,歷代大魏天子也是幾乎累得吐血,彷彿每日就是不停地看各種各樣的奏章、奏摺,審查各部的工作情況。
整整六個部的工作情況,涉及整個大魏,每日幾乎都要向中書省呈遞幾百道奏章、奏摺,也難怪大魏天子趙元偲才四十二歲就已經兩鬢斑白。
“陛下。”
見大魏天子趙元偲走入垂拱殿,正在審批奏章的中書令何相敘、中書左丞藺玉陽、以及中書右丞虞子啟三人連忙起身叩拜。
“免禮。”趙元偲揮了揮手,顧自走到自己那張龍案後坐下。
此時,殿內三位中書省大臣已經將一些比較敏感的奏章、奏摺都放置到了龍案上,一摞一摞,堆地極高,粗略一數大概也有數十本。
這還不算完,因為在大魏天子趙元偲審批章折的過程中,尚書省六部陸續派人將最新章折的送至垂拱殿,而這三位中書省大臣在初審後挑出其中比較敏感的,將它們呈遞到大魏天子的龍案上。
這是一個週而復始的迴圈,即便是像趙元偲這樣賢明的君王,也不可能會有將龍案上的奏章、奏摺全部處理完的時候。倘若有朝一日龍案上真的不再有奏章、奏摺了,那就意味著大魏即將亡國了。
如此過了兩、三個時辰,趙元偲龍案上的章折竟未見減少。
望著龍案上那一摞摞的章折,大魏天子有感而發地嘆了口氣:“世人皆道天子好,豈知天子亦難當……”
三位中書省大臣聞言停下了手中的筆,不約而同地望向趙元偲,紛紛誇讚。
“好句!”
“好句子啊,陛下!”
趙元偲捋了捋鬍鬚,沉思一番又吟道:“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隴右富足翁,日高丈五猶披被。”
三位中書省大臣聞言動容,畢竟趙元偲這首詩已不能用好與不好來衡量了。
三人紛紛離席叩拜,口中大呼:“陛下聖明之主,我大魏有陛下在,真乃鴻途國運!大魏之福、社稷之福、萬民之福!”
“你們這是做什麼?快起來快起來,朕就是發發牢騷而已。”
趙元偲揮揮手請三位中書省大臣起身,其實這會兒他心裡也高興,畢竟他只是將八子弘潤的詩稍做改動,並添了兩句,便暢快地宣洩出了這十幾年來的苦悶。
“今日陛下對詩似乎興致很高啊。”中書令何相敘捋著白鬍子笑著說道。雖然他感覺那首詩的詩體並非出自詩經,但見天子挺高興的,他自然不會多嘴。
“哪裡,朕也就是……”趙元偲正要說他只是聽了八子弘潤的怪詩有感而發,忽然心中一動,從袖中摸出弘潤所寫民富國強的那張紙,招三位中書省大臣到身邊,問道:“三位愛卿,你們覺得這句話如何?”
三位中書省大臣好奇地走到龍案前,探頭瞧了一眼龍案上的那張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