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於是,每到一站,車裡車外就多了一次鬥爭的機會。車廂內已有的“肉”迫於空間的漸趨狹小而本能地想拒絕更多的“肉”塞進來。而外邊的“肉”則攢足了力氣,竭盡所能硬往裡擠,帶著夏日的熱氣,如同剛從鍋裡撈出來一樣。而整個滿載的車廂則像極了秋刀魚罐頭,黏黏糊糊又軟軟塌塌。

儘管擁擠得令人窒息,地鐵裡面的乘客卻表現得坦然自若,在擁擠的空間裡遊刃有餘,讀書的,看報的,玩ps遊戲的,背雅思的,看託福的,令我大開眼界,自嘆弗如。也許,一個人想專注地做事情是不需要環境的,即使浮於鬧市,眼耳充塞,一樣身心平靜;反之,縱然深處幽靜,心不靜,還是無所事事,深受凡塵困擾。我猜帝都的人民大概早已深諳“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的道理,於繁華中自有一份平靜與安詳。

在大股東公司的樓下大廳裡,我們和秦部長會合,前往大股東公司領導辦公室。林棟和我單獨在一起的時候,沒少給我講過他在北京知道的事情。這大股東公司是國家交通部委下屬的公司,級別雖然高,但並不是完全按照公司規律在運營,有著明顯的計劃經濟時代遺留下來的官僚作風和等級觀念,事事講級別,人人講政治,對公司運作基本上還是個市場經濟的初學者。

在他們眼裡,志化集團地處京城以外,級別低、資歷淺,收購前在國家交通部委根本排不上號,是名符其實的鄉巴佬。所以,雖然名義上兩家是總公司與下屬公司的從屬關係,但由於在合併前沒有任何歷史淵源,因此,融合得非常艱難,常常是面和心不合,各打各的算盤。

其實縱觀全世界的公司併購,最艱難的無外乎都是文化整合,要把兩家文化不同的公司完全整合到一起,那可絕非易事,尤其是在中國。

接待我們的是大股東公司的辦公室秘書,年齡與我相仿,面板白皙,戴著眼鏡,待人很隨和,一看就是訓練有素。秦部長很熟絡地與他打著招呼,並介紹我們認識。少頃,兩個中年人進門寒暄,是大股東單位兩個職能部門的部長。其中:市場部的李部長三十多歲,相貌很英俊,說話也很友善;裝置管理部的馬部長,長得人高馬大,嗓門洪亮,喜歡開玩笑,整個屋子一直充斥著他的笑聲。

秦部長和兩位領導確定了離京的時間以及到達昆明後的行程安排,又閒談了近期國家大部制的一些改革和發展政策。

馬部長豪爽地說:“小秦啊,按道理說,此次總公司採購裝置完全可以向銀行貸款直接投資,或者透過融資租賃的方式先獲得裝置使用權。但是,考慮到扶持志化集團的業務發展,充分利用志化上市公司這個平臺把業務做大做強,總公司的領導特別點名由你們負責投資和運作,這可是個大蛋糕啊,做好了每年十幾萬噸的業務量。”

秦部長笑著說:“總公司領導的美意我們豈能不感激?背靠大樹好乘涼,連小股民們都知道志化集團的大樹在北京,志化未來的發展要靠大股東嘛!不過,這個產品在投入之前,志化是要算算經濟賬的,畢竟上市公司對投資回報率還有硬性的要求。”

李部長也笑了,說:“這些經濟賬交給你們,我們就不算了。總公司每年只負責完成部委下達的政治保障任務指標,具體的盈利情況我們也不是很清楚。在這方面,你們是專家。”

林棟衝我眨了眨眼,我心領神會地一笑,心說,總公司肯定拿我們志化集團當土財主呢,要錢的時候連個幌子都不打。

不知不覺臨近中午,秦部長熱情地請兩位領導就餐。

我們開車來到一家海底撈飯店,主營火鍋。據林棟介紹,這裡生意極佳,賓客天天爆滿。菜品風味無甚特色,倒是服務細緻周到。飯店專門為等待坐席的人準備了桌椅、點心甚至是撲克。在洗手間門口,會有一個服務人員不斷向賓客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