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的冀州勢必不能長久,袁紹的做法倒也不失為一明智之舉。

只是對於袁紹的行徑,官員的心中多少有些不舒服,當初的聯軍盟主,難道為了自身的實力,拋棄大義了嗎?他們似乎忘了,當初平定青州之時,曹操曾將黃巾士卒打散,分到各軍之中。

袁紹的上表,亦是出於無奈,暗中將黑山軍招攬到麾下,比這種明面上的強了何止百倍,但張燕要求袁紹必須上表漢庭,讓朝廷給予黃巾一個名義,袁紹的心思,他自然能夠明白,不過是看到如今黃巾的實力才會招攬,一旦失勢,他們會成為第一個被打殺的物件。

袁紹當初是聯軍盟主,本身的名望在中原諸侯中是毋庸置疑的,諒他也不會在天下人的面前失言。

得到黑山的黃巾軍相助,冀州軍的實力猛漲,可戰之兵約有二十萬人,兵力的增長,對冀州來說好像不是什麼好訊息,黃巾軍人數雖眾,戰鬥力卻是不怎麼地,老弱婦孺不在少數,加重了冀州的開支,冀州作為錢糧大州,雖然富庶,也經受不起這般折騰,倉庫虧空,袁紹的耳朵飽經摧殘。

與實力一起滋長的還有野心,幽州的公孫瓚一直是袁軍心頭的疙瘩,如鯁在喉,誰也不能保證西涼軍會不會和冀州打上一場,若是公孫瓚趁機出兵冀州,則情勢危矣,與其如此,還不如主動出擊,袁紹在諸侯之中,也能稱的上有謀略之輩,征戰多年,勝多負少,自幼熟讀兵書,袁紹對於戰機的把握還是很不錯的。

興平三年春,袁紹親自帶軍十萬,進攻幽州,此時幽州邊郡有烏桓人作亂,內部也不安穩,劉虞在幽州的名望很高,對於出言反對者,公孫瓚一向採用的就是殺,邊關的異族,同樣是殺,“殺”成了公孫瓚治軍治國的重要方略,以強硬的手段治理異族和百姓,出現在公孫瓚這個武將的身上在天下人看來很正常。

袁紹帶著十萬冀州精銳殺入了幽州,此時的冀州內無憂患,兵強馬壯,正是出征的好時機,西涼軍經過草原一戰,正在蓄養之際,無暇顧及他事,時機稍縱即逝,袁紹不想錯過。

烏桓人驍勇善戰,一直以來是侵擾幽州邊境的主力,鮮卑被西涼軍大敗之後,烏桓人曾經消沉了一段時間。

公孫瓚忙得焦頭爛額,得知袁紹帶領十萬大軍進犯,大罵的同時急忙派兵遣將迎戰,兩方苦大仇深,見面不用招呼就開打。

一場蓄謀而發的內亂讓幽州軍忙於應付,漁陽從事鮮于輔是原幽州牧劉虞手下的將領,深受重用,劉虞兵敗被公孫瓚殺死之後,鮮于輔表面投靠,實則是在暗中謀劃,意圖為劉虞報仇,烏桓人的叛變和鮮于輔的慫恿有著很大的關係。

此番鮮于輔聯合烏桓人,推舉一直在幽州官員中比較有威望的閻柔為主帥,統兵五萬餘,一路攻城略地,所過之處,官員無不投降。

公孫瓚統治幽州之後,為人變的囂張跋扈,對烏桓人更是秉持著趕緊殺絕的理念,當時公孫瓚人強馬壯,烏桓不能勝,只有暗中忍耐。

烏桓人最恨的,當屬公孫瓚,劉虞在時,烏桓人屢次叛亂,都能夠得到不少的物資,在公孫瓚治理幽州之際,得到的只有刀槍和鮮血,公孫瓚的鐵血手段在烏桓尤為出名,即使是戰敗投降,他也會毫不猶豫的下令殺死,公孫瓚一直堅信“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之說,多年來一直默默的貫徹實行著。

而且為了支撐和冀州袁紹的戰爭,公孫瓚加重百姓的賦稅,使得民不聊生,幽州之地,隨處可見餓死的百姓,更讓幽州軍的官員將領心寒的是,公孫瓚記過望功,而且不能容忍治下有反對之聲,大大違背了當初劉虞治理幽州的理念,兩相比較,官員開始惦記故主劉虞。

鮮于輔的叛亂,讓烏桓人看到了希望,當即向閻柔派去援兵兩萬餘人,這些烏桓人都是精銳之士,公孫瓚臨時招募計程車兵豈能相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