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國公府榮慶堂上氣氛凝重。

堂上,付氏嫡系匯聚一堂,聽取付珍道出朝堂文武和承平帝對付琊的爭議,震驚人心。

老太太端坐在主位上,陰沉著一張臉問道:“付琊一個旁系子弟竟然得到乾元仙門的青睞?

難怪他膽敢敲登聞鼓告御狀?

最終還讓他獲得太上皇青眼,封他為子爵,憑什麼?”

“老祖宗,仙門勢大,王朝不敢輕易招惹,唯有交好仙門,才能壯大皇權與國力,問鼎天下指日可待。

那全是皇家人的權力,與我付氏一族毫不相干。

老祖宗,付氏一族沒落了!”付珍悲憤的說道,令滿堂嫡系子弟憤懣不平,又無可奈何的嘆息不止。

雍代兩位國公打下來的付氏基業,餘蔭四代,沒落了。

大離王朝的爵位,自國公開始,降爵承繼方式,繼承人沒有為朝廷建立卓越功勳,一次性降三等,相當於降低一個爵位品級。

王,公,侯,伯,子和男爵皆為三等,三等最低,一等最高。

其中,王爵分為親王,郡王和藩王。

其餘爵位同為一至三等。

雍代兩位國公平承一代,到如今由付珍和付鏈繼承一等子,相比於其他四位國公府名存實亡好上不少。

時下的朝局,僅有五位新晉侯爺掌兵權。

這意味著六位老國公打下來的軍權餘蔭消失殆盡。

子爵和男爵不掌兵是慣例。

除非王朝爆發戰亂,實在缺少將領統兵作戰,王朝才會啟用子爵男爵掌兵征戰,治亂抵禦外敵。

原因就一個,承繼祖輩爵位有名無實。

哪怕是新晉的子爵男爵,都顯得稚嫩,不適合掌握軍權,充其量跟隨將帥做偏將,學習與聽命行事。

利國利民的限制,無疑讓六位國公後人淪為末流勳貴。

鄭琊敲登聞鼓告御狀尚未成功,一躍人上人。

這讓付氏滿門憤懣不平,老太太氣的咬牙呵斥:“混賬東西,你身為付氏族長,乾的好事?”

“老祖宗,此事怨不得侄孫啊!”付珍有苦難言,支吾著抱怨起來。

虞先生代表那位爺逼得緊,付珍迫於對方掌握著自己的把柄,不敢忤逆不從。

老太太不知其中緣由,冷哼道:“珍哥兒,你心裡藏著奸,存心想把付氏滿門蒸發了啊?”

“老祖宗言重了,何止如此,侄孫萬萬不敢的……”付珍驚起身,鞠躬行禮道歉,卻說不出所以然。

滿堂付氏嫡系子弟溫怒的看著,不給他好臉色看。

老太太怒拍八仙桌:“珍哥兒,事已至此,還不老實交代,真想把付氏滿門送上斷頭臺,你才甘心啊?”

“珍小子,你這是作死?”付赦怒而暴吼,動了殺心。

曾經身為先太子伴讀,崇文崇武,還是一等侯爵,掌京營三萬禁衛軍,殺伐果斷。

可惜先太子在付赦的輔佐下逼宮失敗,落下一個剝奪侯爵貶為庶人的下場,全仗老國公打下的軍權餘蔭,保全一條小命,否則造反就是抄家之罪。

經此一事,雍代老國公的爵位差點一擼到底。

太上皇重傷甦醒之後,感念雍代兩位老國公的功績,以及掌軍餘威猶存,為了穩定朝局與軍心,恩賜付珍和付鏈三等子爵位。

無論爵位,還是身份都很尷尬。

時下,付珍強逼付琊退婚,鬧出這麼多事,差點就把付氏滿門抄斬了。

付赦暴怒,付政緊隨其後:“珍小子,你身為付氏族長,不顧族人的安危,惹出這種禍事。

就算兩位陛下不追責付氏一族,難道付琊就會饒恕你的罪行嗎?

他身後有仙門撐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