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見公孫瓚問道,劉備自然是把目光投向了沮授,對於戰略之事,他本來就不擅長,因此倒很是乾脆地將任務交到了沮授的手中。而見劉備看了過來,心中早已有了些許計較的沮授,立時便開口道:
“依在下之見,我等應立即出兵!”
‘我的天吶,大哥你到底是沮授還是郭嘉,怎麼說出口的東西都這麼激動。’心裡雖然暗自偷笑,但曹性表面上還是十分鎮定,和劉備等人一同期待沮授的下文。果然,見大家都在等著,沮授隨即便開口說明道:
“從今夜之戰可看出,袁軍之中並無高明謀士,因此此時袁紹敗退,想必也不及去佈置沿途郡縣的守備。既是如此,我等應即刻出兵,公孫將軍可即刻拿下安平國郡,至於我主,則拿下清河郡;如此,便可既有立足之地,亦可互成犄角之勢,可謂進可攻退可守。”
沮授這話確實不錯,如果公孫瓚能拿下安平國,那麼就可以直接以渤海郡作為補給點;至於劉備則更為簡單,清河郡和平原郡的距離本來就不遠,來往一日可到。如此說來,這倒不失為一個好法子。
原本以為沮授忽然‘轉性子’的曹性,此時也終於明白:沮授的建議並非‘奇謀’,而是在清晰瞭解對手實力的基礎上,從而得出的正面進攻戰略。而有了清河郡和安平國的幽州平原聯軍,實則已經立足於不敗之地。這一點,如果不是沮授說的明白,就連曹性也是無法理解通透,三國頂級謀士的戰術謀略,實在是非同小可。
對於沮授此人,曹性的‘瞭解’其實不少:在歷史上,沮授和田豐可謂是袁紹麾下諸多謀士中的佼佼者。而嚴格來說,沮授甚至要比田豐更高一籌,畢竟袁紹統一河北的全盤戰略,便是由沮授一人提出。而到後來官渡之戰,沮授和田豐更是屢屢提出良策,若非袁紹不會用人,只怕官渡一戰,歷史便會從此改寫。
“玄德,不想汝麾下竟有如此人才,此一點,為兄卻是有所不及了。”公孫瓚的為人其實就是愛憎分明:對於他厭惡的人,無論是否在他之上,他都會一律討厭;反之,若是他欣賞交好之人,縱使麾下人才比他還多,他也不會生出歹意。
見昔日同門師兄如此誇獎沮授,劉備倒沒有絲毫的介意,反而微微笑道:“能有公與相助,實屬備之萬幸。”
劉備此話一出,沮授心中頓時滿是感激,當下便連聲向劉備道謝。至於坐在一旁看的曹性,心底裡也著實為‘重獲新生’的沮授感到高興。雖說前路依舊茫茫,但至少沮授的‘這一生’,是不必再如同歷史中的那般‘杯具’了。
既然已經有了目標和方案,那劉備也就不再公孫瓚營中多作停留,當即便帶著沮授和曹性回到自己的營中,隨即便派人去把此次隨行出征的張飛,關羽,華雄通通叫來,至於周倉倒是一直跟隨在劉備不遠處,因此倒是容易傳喚。
老實說,如果讓曹性自己選擇將領出徵,他一定會優先考慮文武雙全的張遼,而不是勇武過人的關羽張飛。只可惜劉備麾下武將雖然有五六位,但能稱得上‘文武雙全’的,就只有張遼一個,至於廖化,雖然年紀也有十七八歲了,但作戰經驗畢竟太少,而且學習的東西也還不夠,因此曹性倒很是乾脆地讓他跟在張遼身邊多多學習。
當然,帶著關羽張飛出戰也不是沒有好處,這兩個傢伙在戰場上簡直就是‘人形坦克’,一旦橫衝直撞起來,恐怕敵軍也只有落荒而逃。就好比之前和‘剛出道’的趙雲拼鬥平手的文丑,最後也還是不敵張飛手中的丈八蛇矛,終究成為了劉備軍的俘虜。
而說起趙雲,曹性自然是‘時刻關注著’,自打公孫瓚把趙雲介紹給了劉備等人認識後,曹性便再三叮囑劉備,務必要和‘雲哥’‘打好關係’。不過劉備和趙雲也確實好像‘很有緣分’一般,兩人只是相識不久,便已經如同多年好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