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下了第一個攤子,成為了臨江市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正趕上鼓勵一部分人富裕起來的大好形勢,帶動了一大批人也在福慶街上擺攤設點,小商品市場由此興旺起來。
當時的崔元堂年輕氣盛,看福慶街的經營戶們賺了點錢,領著幾個小愣頭青強收地頭費,又是王寶良挺身而出,血濺福慶街,硬是治服了這一班小混混。
第147章 熱鍋上的螞蟻
前幾年,名城置業聯合香港宏大集團要開發改造小商品市場,王寶良確實寄予了很大的希望,積極響應政府的搬遷號召,誰知開發改造只是一個幌子,鬧到最後只是要把經營戶們趕出福慶街,既沒有搬遷的場所,也不給搬遷的費用。
他找當時的縣委書記譚政榮理論,譚政榮表態,地已經批給投資商了,有問題去找投資商談,氣得王寶良拍了譚政榮的桌子。
無奈之下,王寶良帶領大家死磨硬抗,才保住了大傢伙的這塊經營場所。
過了大半年,開發改造煙消火息,譚政榮高升了,高亮泉代表政府竟將小商品市場交由王寶良等經營戶承包租賃經營。
一塊地嫁兩次,政府本身就犯了規,面對宏大集團的質疑,高亮泉卻振振有詞:“地批給你們幾年了,一點作為都沒有,難道不允許我另想辦法?”
宏大集團沒辦法,便要求退回投資的5000萬,高亮泉一推三六九,說:“誰給你們辦的,你們找誰解決。”
一句話就把宏大集團拖住了。
王寶良在福慶街上摸爬滾打了大半輩子,見證了小商品市場的興衰,感受最深的,莫過於政府制定規則要讓你富你就能富,要讓你破產只要把規則一改,讓你哭都找不到地方哭。
經商做生意,說不準誰能賺,誰會賠,就看誰能忽悠誰。
事實往往是,每次被忽悠的,都是弱勢群體。
現在政府又要啟動小商品市場的開發改造,王寶良擔心又被忽悠一次。
“不瞞席書記和溫指揮說,依著我的脾氣,是真想賴在福慶街不走了。”王寶良點了一根菸,吞雲吐霧抽起來。
溫純笑道:“這可不像是你寶哥說的喪氣話啊。”
王寶良大笑起來:“哈哈,我在福慶街滾了一輩子,好歹我還有個養老送終的地方,其他的就管不了那麼多了。”
溫純正色道:“寶哥,要我說,這就是你的不地道了。”
“什麼?”王寶良把大半截菸頭按進了菸灰缸,鼓起眼睛瞪著溫純。“溫指揮,我活了這麼一大把年紀,還沒人說過我老王不地道啊。”
“寶哥,剛才你口口聲聲還可憐那些拖家帶口的,現在,你又只管自己有個地方養老送終,不管他們的死活了,你這是不是不夠地道啊。”
一句話,問得王寶良是張口結舌面紅耳赤。
席菲菲趕緊出面打圓場,她笑吟吟地開了口:“溫純,別沒大沒小地開玩笑。王老,我給你透個底吧,橋南物流集團要在江邊建碼頭,將來把整個物流市場也搬過來,這可不是忽悠啊。”
“真的?”王寶良再次長大了嘴。
真要是這樣,生意肯定會越做越大啊。
看王寶良認了真,溫純言歸正傳,一本正經地說:“寶哥,望城物流園可是市裡正式立項批覆了的專案,省裡關注的重點工程,可不會像以前那樣,說不搞就不搞了的。”
“這……”王寶良欲言又止。
甘欣在他們談話的過程中,一直保持緘默,這會兒卻說話了:“王老,有話你可以敞開了說,席書記今天就是來聽你老的意見的。”
王寶良咬咬牙,突然冒出了一句:“市裡,不還是譚政榮說了算?”
席菲菲聽了,臉色凝重起來,經營戶們被政府忽悠怕了,要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