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中書府的申請,宣告目前要緩進,不適宜大張旗鼓地佔據南陽和鄖陽二府,並命令中書府、商號擬定拆分商號、在中書府內部成立工商司、交通司的方案。

同時,林純鴻還命令中書府成立外聯司,任命楊一仁為外聯司總管,專門負責外交事宜。

緊接著,林純鴻批准了周望成立弓兵處的提案,在回覆周望、郭銘彥兩人聯署的提案時,寫上了“其略甚好、其心可誅……下不為例……”等字眼,並將彭新調任為監察府律法司任總管,其夔州部總管一職由馬世奇接任。

林純鴻一連串的批覆和命令下達後,周望、郭銘彥羞愧不已,立即上表請罪。至於彭新,偷雞不成蝕把米,成了林純鴻敲打的重點物件,到了邦泰上上下下一致認為是冷衙門的監察府任職。

本來,彭新在夔州的表現可圈可點,受到了林純鴻的稱讚。他在夔州大力發展伐木業、鹽業、養殖業和採藥業,並藉著川東一帶水流喘急等優勢,招募了大量的商家至夔州發展,致使夔州的稅收直線上升,只比襄陽部略低,這對僅僅只有三十多萬人口的夔州來說,難能可貴。

除了稅收外,彭新還大力整治夔州道路,疏通各處河道,四處架設橋樑,大大改善了境內的交通環境,受到了夔州鄉民的一致肯定。

隨著李承宗即將卸任的謠言越傳越廣,彭新的心思越來越活泛。只是苦於林純鴻未露出一絲口風,致使他越來越焦慮。考慮到閣幕使的說話非常有分量,他就想借著閣幕使之間的矛盾,提高自己入屬的籌碼。

彭新對新舊、文武之爭心知肚明,理所當然地投入到周望、郭銘彥一派。畢竟,他身無功名,又早早地跟隨了林純鴻,對周望、郭銘彥一派有天生的親切感。彭新藉著到荊州公幹的機會,竭力蠱惑周望、郭銘彥借南陽、鄖陽擴張一事打壓舉人、進士派。

周望、郭銘彥剛開始並未將彭新的話放在心中,但得知中書府推薦馬世奇、楊一仁這幫外來的“乞食者”分領南陽和鄖陽後,心裡氣憤不過,立即照彭新之策提出了緩進之略。

彭新自以為得計,沒想到其謀劃被林純鴻一眼看穿,成了此次爭鬥的最大犧牲品。

當然,“犧牲品”三字乃彭新自己的想法,林純鴻絕不會這樣認為,他對彭新的闖勁和才智還是欣賞如舊,之所以將其調至監察府,是希望其繼續發揮他的闖勁,在律法一事上做出新的成就。

荊州集團各項事業蒸蒸rì上,唯獨在律法一事上rì益滯後,目前大部分還是使用著《大明律》。這部大明律很多東西已經明顯不合時宜,荊州集團目前急需一部適合自己的法律體系。

彭新怏怏然就任後,沒想到僅僅過了兩rì,就接到了林純鴻贈送的禮物。禮物為一箱子書籍,裡面不僅有中國古代的各種律法專著,還有西方的一些律法類書籍。

彭新恍然大悟,慌忙上表請罪,並投入十二分的jīng力到處招募jīng通律法之士,試圖在律法事業上一展拳腳。

章節目錄 第二百七十章 經營南陽

事實上,早在兩年前,李承宗就以年老多病為由,提出辭去閣幕使一職。林純鴻不同意,將李承宗留任至今。他需要讓大家相信,閣幕使馬上就可以空缺出一個位置,然後藉此機會仔細地觀察各路總管的動向,看誰蹦躂得最高。

從內心而言,林純鴻舉雙手贊成各路總管爭奪閣幕使一職,只是在爭奪的方式上,有其個人的喜惡之處。比如,彭新努力展示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