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三千唐軍騎兵就是李嗣業給楊豐的增援。
兩人並馬走向俱戰提。
他們身後兩支唐軍說笑著匯合。
而此時寧遠和東曹兩軍統帥已經在城門前等待他們,這兩國一共湊出了約一萬五千人的軍隊,由寧遠王竇忠節親自統帥,他的竇是賜姓,而且他還有一個特殊身份……
他是大唐駙馬。
李隆基以宗室女為和義公主嫁給了這個西域目前最忠心的國王。
“大王!”
楊豐向竇忠節拱手說道。
“將軍不必多禮,將軍威震西域使大食人聞風喪膽,我等諸國皆仰將軍之兵威,應是我等向將軍行禮,以謝將軍護我等之功。”
竇忠節笑著還禮說。
他無疑是西域這場持續的大混戰中獲益最豐的,因為他從始至終就沒有背叛過大唐,甚至當初大食人扶持另一個拔汗那國王,吐蕃人阻斷蔥嶺通道時候,他都沒背叛大唐,怛羅斯之戰他也出兵幫助唐軍作戰了。雖然他的兵最先潰敗,甚至堵塞道路逼得李嗣業親自上陣砍開一條通道才護著高仙芝撤退,但拔汗那兵卻沒有背叛,如果大食人徹底控制西域他肯定要倒黴,然而因為楊豐存在,如今大唐反擊重新奪回西域,那麼他就成了昭武各國忠義的榜樣。
他對楊豐的感激是真心的。
“都是為國效力,大王無需言謝!”
楊豐笑著說。
一幫人就這樣進入俱戰提,緊接著寧遠軍押過一百多大食俘虜。
“砍了,堆京觀於城外!”
楊豐一揮手說道。
在身後砍頭聲中,他們進入城內的守將府,在酒宴前楊豐先把一幅巨大的地圖擺在了眾人面前,這是他自己使用的軍用地圖,那精度是相當高的,所有山川河流無不歷歷在目,沙漠,草原,山地全都用不同顏色標識出來。
“這是俱戰提。”
他指著圖上一個點說道。
“這是康國。”
他指著偏西南方一個點說。
“這是中曹,那麼誰能告訴我中曹的敵軍有多少?”
他又指著中間問道。
“沒有大食軍,只有三千從康,安,何,米等國徵集的軍隊,據說大食國內有變,其國君病重,其兄弟掌握重兵,為防止其國君死後兄弟奪位,阿布。木si林朝覲後至今未歸,其部下主力也已經南下返回波斯,準備一旦有變就開戰,留在康國的只有齊亞德。伊本。薩里的五千大食軍,另外就是康國的軍隊,估計他們的目的還是和怛羅斯之戰時候一樣,死守康居城等待後續增援。”
東曹軍的指揮官,一位東曹的王子說道。
東曹國就在俱戰提南邊,也就是費幹納盆地出口處南半部分,突厥si坦山脈的北麓,他們東邊是寧遠,西邊是中曹國,或者簡稱曹國,而中曹國都是伽底真城,大致可以視為吉扎克一帶,正好堵住通往撒馬爾罕也就是康居的通道,類似怛羅斯之於石國。這是突厥si坦山脈北邊的,這條橫亙數百公里的山脈南邊,從東向西依次是米國,康國,何國,西曹,東安,安國也就是布哈拉了,從東向西沿著澤拉夫尚河沿岸溼潤的平原依次排開,至於從那裡再向南,那就是中亞的南大門,著名的鐵門關了,最西端還有火尋,但那裡不屬於這片區域。
目前西域的局勢很明朗。
就是以南天山山脈西段和其支脈突厥si坦山脈為分界線,這條山脈以南,澤拉夫尚河和阿姆河流域灌溉出的溼潤平原或者草原上各國,基本都已經被大食徹底控制,而且經營了數十年之久,大部分都完成了大食化,雖然並不穩固,但至少已經可以視為大食世界。
這條線以北,還依然是拜火教為主。
大食人的擴散並不是一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