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同樣大量燒製瓷器,當然,以精美而論還是中國瓷器受追捧。但隨隨便便拿個瓷碗就能讓歐洲人尖叫的時代早就一去不復返了,這時候的中國瓷器更多要靠藝術價值,很顯然這個行業壟斷是沒有出路的,鹽業必須壟斷,鋼鐵業之所以壟斷是怕鍊鋼爐外傳,畢竟貝塞麥是十年後搞出轉爐的。

這邊多保密一天也好啊!

至於以後肯定也還是要放開的。

為了避免技術流傳,乾脆先禁止國內鍊鋼,反正他目前的鋼鐵產能足夠,不需要藉助民間力量。

棉紡業完全放開。

這個不適合壟斷,相反還要鼓勵私營以擴大產能,這個時代還有很多老百姓穿不起衣服的,必須藉助自由經濟的力量全力擴大棉紡業,以此解決老百姓的穿衣問題。至於棉花的缺口可以用鼓勵到邊疆開荒的形式來擴大產量,分地只適合於內地,要是到東北,到西北,甚至到殖民地還分地就扯淡了,這些地方需要的是鼓勵種植園,以邊疆和殖民地種植園來支撐內地以均田為基礎的工業化,至於工人問題,一個工農業剪刀差就輕鬆解決了。

說到底純計劃經濟肯定不行,這條路已經被很多人走過了,但純自you經濟也不行,這條路同樣也被一次次經濟危機證實了。

既然這樣就一半一半吧!

但即便是這樣,他面前也依舊是一片哭聲。

“哭什麼哭?你們離了那幾畝地就活不下去了嗎?都趕下去,傳令艦隊,朕要去南京祭孝陵!”

楊豐喝道。

兩旁錦衣衛上前,拖著這些痛哭他們時代落幕計程車紳們,然後直接拖到碼頭上,就在同時一艘艘戰艦的汽笛鳴響,緩緩駛離定海軍港……

(過年好!)

第六三三章 清宮

吳淞炮臺。

“開炮,你們這些狗賊,還不快開炮!”

江南提督尤渤咆哮著。

他面前那些綠營軍官和士兵,還有協防的團練們,一個個面面相覷但卻沒有動手的,儘管他們面前這座重建的炮臺上數以百計的大炮,都在對準了前方江面,甚至這裡面不乏新式的仿英制六十八磅岸防巨炮,這種可以將炮彈打出五里的巨炮就指向江面的航道,而且裡面都裝填好了彈藥,但卻……

但卻沒有人點火。

所有軍官和士兵都沒動。

任憑尤提督在那裡咆哮,甚至以忠義勉勵,還有乾脆苦苦哀求,哀求他們為咱大清打一炮吧!但所有人卻依舊木然地站在那裡,甚至就連督戰的江蘇巡撫孫善寶,蘇松太道宮慕久也都在面面相覷。

而在他們前方江面上,一艘艘明軍蒸汽戰艦拖著風帆戰艦,緩緩逆流而上駛近吳淞口,那些巍峨如山的風帆戰列艦上,還帶著戰鬥的痕跡,而那些在明軍士兵監押下,列隊站在甲板上的英軍士兵,則以一種羞恥的方式展示它們的身份……

“特拉法爾加號,聖喬治號,布倫海姆號,梅德韋號,阿金庫爾號,羅素號,國防號,皮特號,後面還有什麼?彭布羅克號?印度河號?大英帝國的威嚴在東方蕩然無存,無敵的艦隊帶著恥辱的標記,航行在東方的大河上,皇家海軍兩百年來最慘重的失敗,托起了一個帝國的崛起,日月的光輝照耀著世界,而我們卻在這裡狂妄地試圖用大炮向他們射擊!”

一名英國教官舉著望遠鏡黯然地喃喃自語。

“穆瑞先生,您在說什麼?”

他身旁的宮慕久低聲問道。

“道臺閣下,我在說,”

穆瑞頓了一下,然後以更低的聲音說道:“投降吧,我以朋友的身份勸告您,你們沒有希望了,不會再有皇家海軍的艦隊到達了,大明與英國的戰爭結束了。”

宮慕久面無表情地看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