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現實的。

樂萱想上演的就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天下畔之。就算不能完全做到這一點,樂萱也希望自己能夠讓所有的讀書人清楚的認識到她這裡發展制度的優越性,這是一種觀念上的轉變,有了對比就有了鑑別。

百姓的眼光是雪亮的,當然這個年代通訊等方面實在不怎麼樣,可是有一點樂萱相信她是一定比康熙那裡做的好的,那就是宣傳。

樂萱的情報網也不是白給的,樂萱自然是有她的辦法。

當然以上的是原因之一不假,同時樂萱也認為藉助康熙的手能夠讓北方的勢力得到一定的打擊,雖然都是旗人可以依靠的,可是滿人的數量與漢人的一比,還是太少了。

有的時候能夠用計謀達到的目標,就不需要動武了,雖然樂萱這一邊的武力值很強大。

本來康熙那裡漢軍旗已經是一個不錯的發展了,尤其是在三藩之亂裡漢軍旗更是立了赫赫戰功,可以評定三藩一半以上靠的是漢軍旗。

可現在樂萱已經大張旗鼓的將旗號樹立了起來,隨著樂萱的勝利,康熙對漢人的防範也是與日俱增。康熙能真正相信的還是隻有滿人,而不是漢人,樂萱有的時候動了一動個別的漢軍旗的一些人,康熙當然會下旨處置,這樣造成的效果就極好。至少讓漢軍旗很多人也對康熙的忠心有了折扣。

所以有的時候鬆緊帶不能一直繃得緊緊的,適當的松上一鬆也是好的。

樂萱在南方大肆的發展經濟,樂萱收復了長江以南以後,就在南京暫時定都,樂萱不怕康熙的攻打,論起海上的力量,樂萱這邊比起康熙那裡水平高的太多了。

反正樂萱這邊是所有的人都抱團求發展,康熙那裡卻是人心惶惶。

不知道樂萱什麼時候打過來,康熙已經將很多的實力放到了東北,也許滿人最後的想法就是實在不行就回去。北方丟失了江南和湖廣產糧大省,旗人還要免稅,就算康熙是明君,可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康熙這邊的日子不好過,還算康熙能節儉,經過兩年的時間也算是適應了。

而且也在學習樂萱這一邊,希望能夠得到比較大的進步,至少將來不至於一敗塗地。

康熙天資很高,學習的也很多,北方的進步也是在樂萱的意料之中的。

可是眼界的不同、制度的不同,造成的結果肯定是不一樣的。

所以十年的時間過去了,南北對持,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不要說當權者,就是一般的讀書人也能夠看得出來,南方的勢力比北方強大太多了。

所有的人都沒有想到,一代開國女皇居然有這樣的魄力,三省六部,當然不是,樂萱按照職能一共劃分了十五的部門,同時有了七位閣臣,而且議會也誕生了。

當然最關鍵的就是樂萱這邊非常的看重專利,十年裡面,電燈製造了出來,樂萱直接越過了蒸汽時代到了電氣時代,火車也將整個南方完全的聯絡了起來。

要想富先修路,話是不錯的,樂萱用了五年的時間,當然其中萬能空間幫了太多的忙,讓南方有了三橫三縱的鐵路,雖然時速只有60裡,可這樣已經讓所有的人都欣喜若狂了。光是這一項,已經讓康熙那邊瞠目結舌,因為這要省了多少的後勤!

同時還要創造出多少的財富啊!想想漕運就能知道,而且這比起漕運的速度還是要快,同時不用停啊!

如果說十年前,南北雙方如果只是差距三倍的話,十年以後,三十倍都擋不住,本來南方就是糧食的重要產地,湖廣熟天下足更是傳遍了天下。

現在北方那裡康熙雖然也有發展,但是根本不能喝南方相比,北方也就是管了自己以後,還有一些富餘來發展軍隊等等。而南方呢,在樂萱十年來完全的緊縮發展內政的情況下,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