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和他的大臣們看來,除了能夠得到朝鮮之外,戰後的利益均沾也是肥的流油,可以想見,新的不平等條約將使清國的國力進一步衰弱,甚至趨於土崩瓦解,同時讓日本商人能夠在中國得到更多的利潤。
這一萬人對於明治來說不是小數目,1873年日本國內的西南戰爭中,政府傾盡全力也不過湊出了五萬多陸軍,其中大約只有三萬是戰鬥力比較強的正規軍,其他都是民兵似的地方武裝。
第220章 萬里江山開新顏(二十四)
【220】萬里江山開新顏(二十四)
姚梵的軍隊能夠迅速地席捲長江以北,李鴻章功不可沒。
早在擴軍整訓期間,李鴻章按照姚梵的請託和意見,寫了一封封書信發往南方各地督撫,這些信大都是一個格式,也就是拉攏加威脅。
信裡基本意思是,姚梵的軍隊是天下第一的,甚至比洋人都強,這不是我老李瞎吹,是我李鴻章的淮軍用鮮血換來的教訓。我李鴻章的淮軍打不過姚梵,難道你們新編些鄉勇烏合之眾,加上各地**的駐守綠營,就能夠與姚梵較量嗎?如今朝廷已然沒了,你們如果負隅頑抗,毫無名份上的大義。
既然你們打也打不過,道理上又站不住腳,你們就應該好好研究一下姚梵的開明士紳政策,為自己的將來做打算,為子孫後代謀個長遠的好處。
李鴻章又在信裡大大誇獎了姚梵的土地政策,不管是真心欽佩還是阿諛奉承,總之是苦口婆心的要讓各地督撫們都知道,土改政策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從根本上解決了朝代更替的歷史週期率。
在李鴻章的說服之下,很多中下級地方官員、甚至有督撫級別的官員都採取了消極的不抵抗政策,儘可能的卷裹了金銀珠寶和政府所有庫銀,在解放軍到來後自稱為開明士紳,要求享受寬大政策。
但是死硬派的尊皇分子依然不少,很多地區的大地主們搶在部隊還沒到來之前,大肆招募私人武裝,圍著自家莊院造起了一個個的土圍子,在裡面屯糧食練刀槍。對於這些人,姚梵要求各部隊對他們進行絕不寬恕的嚴厲鎮壓,處死首惡,其餘則抄家勞改。
由於一時之間解放的地區太多,整個長江以北的地盤需要大規模的土改和政權鞏固,又要兼顧秋收,姚梵要求各軍沿江休整,按照中央部署,進行軍事上的調整和社會主義政權的建立。
但是各個部隊的作戰**非常積極,強烈的要求拿下江北的城市作為橋頭堡,於是在姚梵的批准下,九月的戰役基本上圍繞著奪取長江南岸的橋頭堡展開。
第九集團軍在拿下揚州之後,軍長鬍廣亭為了進攻南京,整整策劃了一個星期,在蒐集徵用了北岸所有的船隻之後,已經做好了過江的準備。
胡廣亭的第一個目標是鎮江,鎮江與揚州緊挨著,僅僅一江之隔。
9月12日,天剛麻麻亮,渡江部隊就在不吹衝鋒號的情況下,無聲無息的開始了渡江作戰。打頭的是27條大船,每條船上一個步兵班的兵力,整整一個營的兵力,81輕機槍被架設在船頭。第二批的部隊也是一個營,乘坐的船隻大多是小型的漁船,每條船上只能坐三到四人,假如硬要塞的話,做個七八人也無不可,但考慮到北方士兵不善舟楫,很多人連游泳都不會,因此每條船上必須配備花錢僱來的艄公,再加上裝備物資的重量,胡廣亭最終把小漁船上的人數控制在了三到四人。
船行到江中,對岸鎮江城頭的守軍就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