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個稍微通曉漢武時期戰役就不能不記住的倒黴蛋:第一場伏擊匈奴的大戰失敗,他是被推出來的罪魁,因貽誤戰機獲罪自殺;據說李廣日後屢次倒黴以小部隊與匈奴大隊狹路相逢、卻寧可拼命戰死到最後一人也不敢暫避鋒芒,也是因為他這個前車之鑑!

胖小爺提示的真的也算是名將名戰,可惜遇上個超級學渣,號稱衛青粉卻不知道衛青啥時候出戰、號稱霍去病粉也說不清霍去病生卒年幾何的傢伙,不知道韓安國和王恢什麼的……

不要太理直氣壯。

畢夏震從劉徹傾情貢獻的記憶資料庫中調取了韓、王二人情報之後嫌棄撇嘴:

小爺我是打定主意以非暴力不合作的文明態度面對那什麼“為將軍解戰袍”啦,可那啥,真萬不得已非要解的話,即便不是韓嫣那等顏值,好歹也不要太差吧?

兩橘子皮老伯啥的,口味忒重!

胖小爺眯眯眼,將本要吐出的又一個提示嚥了回去。

讓你還敢和小爺自稱“小爺”!解戰袍的內情什麼的,學渣畢夏你就自己摸索去吧!小爺才不會告訴你,某個誤會真心誤大發了呢!

☆、第30章備將

“朕與將軍解戰袍”一言,聽著彷彿基情滿滿,可事實上,這句乃是出自明世宗朱厚熜(即嘉靖皇帝)詩《送毛伯溫》,主題十分積極向上。

甚至不必上全詩,只要結合上一句,湊成“太平待詔歸來日,朕與將軍解戰袍”,就妥妥知道:

這一句,可不要更正經!

——表達的純粹是一個皇帝送大將出行之時,對將軍大勝歸來的期許與豪氣!

——才不是傻瓜學渣畢夏以為的那般,要強制掰彎一個直男的那啥啥指南哩!

胖小爺掐著小胖腰、板著小胖臉,認真嚴肅:

“小爺我挑選這麼個宿主,固然有各種意外導致的不得已、倉促為之的將就在,但好歹也干係著小爺身家性命啊!辣麼嚴肅認真滴事情,再倉促也要在矮子裡頭拔高個,怎麼可能鬧出隨便到完全不合襯的地步?”

胖小爺倉促認主那會子,正好撞上畢夏震帶著一群小崽子在孤兒院裡玩足球。

周圍生物,除了沒能發展出足夠智慧的那些個之外,就是畢夏震一頭,小崽子二十幾只,再有就是孤兒院的院長媽媽一位、護工阿姨倆、義工姑娘仨……

畢夏震很學渣,但綜合實力,卻已經是這一群裡頭的高個了。

要不然以畢夏震的反射神經,怎麼可能躲不開小崽子踢出來的一球?

哪怕真躲不開,那麼一個十歲娃娃輕飄飄的力道,也不可能將畢夏震給踢暈呀!

那可是個健壯如牛、一米七幾都給睥睨成三等殘廢的傢伙!

一切,只因為,在本質上它就根本不是個事故,而是有意為之的故事。

可惜此故事太悲傷,說多了都是淚。

胖小爺一想到自己之前各種拿喬不認主,結果挑來挑去不得不匆匆認了這麼個“高個”,固然各種意難平;

而畢夏震眼下彷彿在大漢過得漸漸如魚得水,連豆腐豆油拉鍊頭都吃用上了,但那麼逗比有愛的家人朋友都不定能否重逢,那種和韓嫣阿嬌關係日漸融洽、卻始終沒能被他們真正“看到”的孤獨感……

憑他心再大,真弄清楚這一場悲劇故事的真相,也難保沒有發瘋拉著胖小爺陪葬的時候。

所以我們就先不說啦,只說眼下。

學渣畢夏完全沒弄明白胖小爺所主持那系統之高大上本質,單純從字面理解,將好好一句充滿美好祝願和君臣相得意味的壯行詩,硬是給解讀出十分具備邊緣美學意味的旖旎來,胖小爺也是個任性促狹的,也不指點他,這誤會竟就要這麼一路誤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