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濤盪漾的河面上,神使王軍團的三艘竹筒鉅艦已經排列成戰鬥隊形,所有水手、炮兵都各就各位,做好了戰鬥準備。 和上次突圍戰時三艦一字橫排的陣型不同,這一次三艦排列成了縱隊,首尾相望,每艘船之間相隔大約三艘艦長的距離。三艘竹筒鉅艦是在河面中央偏西的位置航行,更加靠近已經被毀滅者大軍徹底控制的一岸。 天空中,飛騎士劃出的飛行軌跡表明,毀滅者最近的一座蟻肉浮橋就在前方不遠處,甚至無需飛騎士的指引,朱爵在新搭建的簡易艦橋上靠著自己異於常蟻的視力,也已經能看見浮橋上密密麻麻的蠕動著的毀滅者叢集。 朱爵釋出命令,他所在的首艦上鳴響一聲號炮,隨後三艘戰艦都開始加速——相比於原先的飛騎士傳令方式,如今的號炮傳令更加迅速,但無法傳遞過於複雜的命令。 三艘竹筒鉅艦上,原先只掛了半帆的桅杆上,帶有植物纖維原本的黃白本色的帆布被拉扯到最高最大,在今天合適的順風下立刻就鼓成一個大包,兜滿了流淌的空氣。 艦船兩側的原本靜止的明輪也慢慢啟動,在看不見的船艙裡一隻只拼命推動轉盤的螞蟻的驅動下,明輪由慢到快,濺起嘩啦啦的水聲。 今天雖然是逆流向上,但是在風力加持下,輔以明輪動力,三艘竹筒鉅艦的速度很快就提升起來,甚至超過了上一次水戰時順流而下的速度。對於艦船來說,只要風帆受力充足,順風是可以戰勝逆流的! 朱爵所在的首艦,尖尖的艦首劈開波浪,在起伏不定的水面上,竹筒鉅艦上上下下的顛簸著,快速的向前衝行,在河面上劃開一道明顯的軌跡。 此時,毀滅者的浮橋已經近在眼前,這裡有多達十幾萬毀滅者正擁擠在浮橋上和河流兩岸,絕大部分還在西岸等待過橋,已經渡河的和正在橋上的只是少數。 神使王軍團戰艦的快速逼近,已經引起了毀滅者的注意。這一路毀滅者中有雷達毀滅者,不過艦船裡的神使王戰士不多,雷達毀滅者在之前就發現了他們卻沒有重視,因為附近活動的數千螞蟻規模的行軍蟻部隊不在少數,這個規模的軍團對渡河的毀滅者理應是沒有危險的。 但現在,竹筒鉅艦出現在視野範圍內時,所有毀滅者們都本能的察覺到了危險! 竹筒鉅艦絲毫沒有因為逼近浮橋而減速,風帆依然高高掛起,鼓鼓囊囊的好像是一枚新生的蟻卵。明輪也在拼命驅動,濺起的水花在陽光下彷彿一粒粒碎銀。 很快,雷達毀滅者看明白了,搭乘在“竹筒”上的神使王軍團是打算直接撞擊浮橋! 毀滅者們對於竹筒鉅艦即將到來的衝撞沒有辦法反擊,只能被動等待。但毀滅者也不是全無應對,這支毀滅者雖然沒有參加過上次對神使王軍團船隊的追擊,但想到的應對辦法卻和上一批毀滅者差不多——在雷達毀滅者的驅使下,大量毀滅者停下了過河的腳步,它們在“浮橋”將要被撞擊的位置聚攏起來,讓這裡的“浮橋”更加厚實。 這是要用毀滅者的血肉之軀去硬抗艦船衝擊,然後待其減速後一擁而上的登船肉搏,一如之前那樣。 有過上次的經驗,朱爵如何不知道毀滅者會有何應對,竹筒鉅艦上的改裝就是為了應對這一局面。 此時,竹筒鉅艦兩舷甲板上的火炮,已經調轉炮口,瞄準斜前方的浮橋,並不斷調整著方位。但是火炮沒有開火,因為後坐力會降低艦船的速度和衝擊力,炮兵們在等待來自神使王的開火命令,朱爵則在等待著合適的時機! 艦首的火箭炮也完成了裝填,一枚枚鐵皮筒的火箭彈被裝進炮管裡,足足16連發的火箭炮已經瞄準了正前方的浮橋方向,也在等待著發射的指令! 但是朱爵還是沒有下令射擊,直到毀滅者的肉體“浮橋”越來越近!越來越近!越來越近! 近到火箭炮的炮兵都能清清楚楚的看見不遠處毀滅者張大的大顎和口器裡流淌的涎液時,才終於聽見了一聲炮響! 隨著這聲炮響,早已迫不及待的火箭炮炮兵立刻點燃了武器,隨後趕緊躲進旁邊的掩體內。只見隨著一朵朵火焰綻放,燻烤得甲板上的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