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因此當上了攝政王的阿巴泰反而比多爾袞的日子好過許多,沒有哪位旗主拔刀相向,“新京”的恐怖氣氛也得到了緩解。
阿巴泰當上攝政王沒有沾沾自喜,他知道這個頭銜沒幾天就會變成過去式。
他上臺後根本沒有積極備戰,因為他曾經遠渡重洋去過“南明”國都“新杭州”,一路上見過太多“南明”城池,見過太多“南明”軍民,“戰神”的實力他心裡有數。
阿巴泰知道哪怕遼東的大清國精銳還在都不足以跟“南明”一戰,現如今遼東盡失,精銳人馬了無音信,想來凶多吉少。
多爾袞又在八弟死後倒行逆施,搞得天怒人怨,許多八旗子弟死於自相殘殺,昔日大清國引以為豪的無敵弓馬已經是昨日黃花。
阿巴泰如果不自量力帶領八旗子弟死戰到底那是送給北伐聯軍進行大屠殺的理由,為了爭取留下族人性命,他選擇不抵抗,聽天由命。
他首先釋放十幾位在松山城破堅決不肯投降的大明文武,以表明自己堅決不予北伐聯軍為敵的態度。
前大明寧前兵備道邱民仰、總兵官王廷臣、副將江翥、姚勳、朱文德等十幾人重獲自由,他們被建奴待如上賓。
接下來的談判進展順利,投降的建奴軍事貴族被留下一部分財產和一條命,為數不多的八旗子弟兵一部分去佔領倭國,一部分會去美洲對付印第安人。
滿清無條件投降,“新京”不戰而下,高麗南方諸多城池也傳檄而定,崇禎十七年三月北伐聯軍徹底佔領遼東、高麗,消化這些領土正在進行中。
遼東、高麗平定,北伐聯軍傷亡可以忽略不計,窮困潦倒的韃子跟著“戰神”打仗傷亡小收穫大,許多人都發家致富了。
他們不願意回家放牧,過貧窮而且平淡的小日子,韃子們還想獲得戰功得到賞賜,還想能夠得到殺人、搶金銀財寶、搶女人的機會。
蒙古人如此積極主動要求作戰當然不可以寒了他們的心,贊畫部頒發命令徵用六萬蒙古輕騎兵參與消滅倭國的戰鬥,自願加入東征大軍前往倭國作戰的蒙古人都可以報名接受選拔。
加入北伐聯軍的蒙古騎兵有十五萬,“戰神”只要六萬組建東征聯軍跨海作戰。
由此可見能夠留下的比例還不足二比一,韃子們都在爭取獲得去禍害倭國的機會,一個個打起精神秀弓馬爭取獲得錄用。
為什麼韃子如此熱情高漲?因為前期他們被“戰神”裹挾來遼東鏖戰根本沒有軍餉,收入只能靠搶劫分成和斬首賞賜。
即便如此,在“戰神”管飽肚子提供武器、盔甲的情況下,韃子都認為替“南明”效力待遇好生活有保障。
但是被選拔成為東征倭國的騎兵戰士,韃子騎兵每個月會獲得一塊銀幣的軍餉,執行任務期間軍餉翻倍,每一個能拿兩塊銀幣,這不包括搶劫提成和斬首賞銀。
雖然“戰神”正兵的待遇超過韃子雙倍,但是並不表示韃子獲得的報酬不優厚,畢竟蒙古大草原跟“南明”收入存在地區差,跟在美國打工掙美元和在國內打工掙人民幣有些類似於。
第七百九十九章: 建奴打倭寇
韃子給“戰神”當附庸軍,不僅僅自己日子過得滋潤,還會掙不少銀幣帶回家,他們家馬上會走向富裕。
“南明”緊接著會在大草原修建城池、堡壘吸引遊牧民族定居,讓他們服王化,對他們進行漢化,採取保甲聯防的模式管理農牧民。
率土之濱莫非王土,茫茫草原也不能放任自流,設立屯堡、鎮城、縣城、府城,使得中央集權可以指揮到一個屯堡的幾十戶牧民。
把原始狀態的蒙古部落重新管理,漸漸地聚居的蒙古人就會覺得銀幣太重要,因為琳琅滿目的商品會讓他們流口水。